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人物
2018.10.15
赵基德制作朝鲜族民族乐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在我国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中,只要有朝鲜族舞蹈表演,就少不了吉林省延吉市民族乐器研...
查看更多
2018.10.10
陈行国制作布龙   舞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祈雨的祭祀仪式,后来发展成一种庆祝活动,逢年过节、大获丰收或赶上其他什么喜事,都少不了一番“龙腾虎跃”。时至今日,舞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走出国门,并与竞技体育...
查看更多
2018.09.17
黄照安演奏黎族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黄照安三言两语间,一幅生动传情的黎族风俗画便浮现于人们脑海。这...
查看更多
2018.09.05
  “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这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一句老话。多少年传承下来,如今,舒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躺在清凉的舒席上对抗夏日的酷暑,这种惬意,2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可能就已经懂得。相传,舒席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后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查看更多
2018.09.04
邵成村正在修复广州陈家祠屋顶的垂脊狮子灰塑 记者黄丹彤  “屋顶匠人”风雨37载  广州灰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成村曾承接多项古迹修复工程    灰塑是岭南地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除了陈家祠,在南海神庙、光孝寺、六榕寺等建筑文物中都可见到灰塑构件...
查看更多
2018.08.03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说与做。我们的责任是:缩短愿景与使命、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说与做的距离。事业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这是浙江非遗工作者王淼的作品《风生水起》卷首的一段话。    文如其人。作为浙江非遗保护工作的...
查看更多
2018.07.31
8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那时候,张树萍每天上学都会经过家附近的桂剧团,每当听到屋内传来的唱戏声,看到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排戏时,张树萍满是羡慕,学戏的种子也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所以,每次只要有桂剧团、曲艺团、歌舞团招收学员,她都会报名,可惜考了几次都没有如愿...
查看更多
2018.07.26
吴传来在给百姓讲故事(绍兴市文化馆 供图)浙江绍兴古城,台门如星,有句民谚云:“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多。”这一极具特色的建筑模式,蕴藏着绍兴古城老一辈人的岁月记忆,推门而进的天井里、曲径上、花园里似乎都散落着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奇闻逸事...
查看更多
2018.07.25
新疆土陶制品(图片来自网络)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制品题材广泛,造型丰富,极具个性和表现力,艺术观赏价值颇高。而流传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更是在众多制陶...
查看更多
2018.07.20
柴战柱在创作绞胎瓷作品    从18岁时的一名普通的烧炉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柴战柱用了36年。36年的华丽转身,源于他对绞胎瓷事业的执着和付出,源于他对于绞胎瓷艺术的热爱与痴迷。&nbs...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