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概述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太极拳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

该遗产项目自17世纪中叶在温县陈家沟村形成以来,世代传承,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该遗产项目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也得到不断丰富,见证了人类创造力。

该遗产项目在中国得到广泛认知和实践,在促进当代人身心健康、和谐共处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申报片

文化内涵与价值

  该遗产项目发祥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以黄河以北的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省任县,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武清区等地为集中区域,并在过去的300多年传播至全国其他地区,为各族人民共享和实践。在传承和实践过程中,太极拳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不断丰富,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具体表现在:
  一、增进了习练者的身心健康,提升社区民众的健康意识和整体健康水平;社区民众在观赏太极拳演练时,也会获得身心愉悦。
  二、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习练者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平等交往。
  三、传承人和实践者通过拳理探讨、技艺切磋,形成了“练了一种拳,就是一家人”的共识;各流派在频繁互动中彼此尊重,相互欣赏。
  四、以身体运动的方式,传承了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传说、谚语、谱牒、碑铭、仪式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丰富了地方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创造力。
  太极拳在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下形成,逐渐演进并发展出多种流派和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是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助于各国人民了解其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等功效和广泛适应性,进一步认识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对宇宙、自然、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激发在体育、卫生、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同形式的应用和再创造,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从而促进人类创造力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主要内容

国家级项目

杨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永年县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距邯郸市15公里。永年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此后永年县先后出现杨班侯、杨澄甫、杨振铭等三十多位大师级拳师。
  杨露禅外出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尤有深刻的理解,他在陈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百零八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回家后专职开馆教拳。此拳传承脉络清晰,历史上名人辈出,海内外广有习练者。杨氏太极拳现在重点分布在上海、北京、四川、西安、河北、广东、海南及海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氏太极拳其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突出,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永年杨氏太极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主要包括大、中、小架,快架,三十二短打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等。
  永年杨氏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老少皆宜习练。它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广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等诸多流派。陈氏太极拳出现于明末清初,系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经过潜心研究创编而成。
  太极拳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运动方式,其中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它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内容融入武术之中,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体健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武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永年县
  永年武氏太极拳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系由河北永年广府东街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武氏太极拳将陈氏新架与老架结合起来,又把杨露蝉“大动作”与陈氏“小动作”结合起来,行拳时重视身法,强调开合虚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动作简洁紧凑,舒缓平稳,架势虽小却不局促,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虚实清楚,小巧灵活。武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包括含胸拔背、裹裆、护盹、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等,拳势则讲究起、承、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力求意、气、形三者合一。
  百多年来,武氏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日益受到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对它的保护、弘扬也就成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吴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大兴区
  吴式太极拳创始人满族人全佑是晚清时期的大兴人。吴式太极拳的奠基、定型、发展都是在北京大兴完成,北京大兴是吴式太极拳发展的历史源头。19世纪末,满族人全佑在王府先后师从杨露禅和其子杨班候学练大小架太极拳。经多年精心苦练,逐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中架式太极拳,为吴式太极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2年全佑去世之后,其弟子王茂斋、吴鉴泉(全佑之子)等经过多年精研将其定型为吴式太极拳。
  其特点为:中正安舒、不纵不跳、不打不发、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灵巧,点(穴)、打(击)、拿(反关节)、发(掷)、摔(倒)、卸(骨)融为一体、含而不露。
  历代传承人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大胆创新,使内容愈加丰富,目前该拳种包括:太极桩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太极推手、太极散手、祛病健身小功法等多方面内容。
  吴式太极拳(北派)是哲理性拳术,头脑功夫,具有养生开智、祛病强身、防身抗暴,陶冶情操、武德育人等多重功能。

李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武清区
  李式太极拳产生于清末,创始人李瑞东,清直隶武清城(今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人,出生富足家庭,幼诵经书,少嗜拳勇;一生恭拜六大名师,技艺超群。
  李式太极拳初编于皇宫,称府内拳,后形成于武清,并以武清为中心传播于京津冀和北方地区。该拳以天地人三才定位,衍天地人“三盘拳”法,即天盘拳(七星如意拳)36式;地盘拳(八法奇门拳)72式;人盘拳(太极五行捶)108式。该拳融多门武学、拳术和功法之绝技而衍化生新。突出养生强体与防身、技击的结合;侧重下盘,以体松、舒缓、连贯、灵巧见长,并以架式多、捶式多著称。  

王其和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任县
  王其和式太极拳形成于清末,是综合武式、杨式太极拳及多家拳种之精华,而创编的一套理法完备、练用结合、独具特色的太极拳套路,该拳派的武功价值和历史意义在于她兼具武、杨两家之长,而又自成一家。
  王其和(1889——1936),邢台任县邢湾镇环水村人。该地地处大陆泽腹地,属黑龙港流域的九河下梢,历史上十年九涝,常年滞洪。该拳自创始以来,由于其特有的实用特征及蕴含的文化理念,习练者趋之若骛。由最初的任县逐渐传播到周围的巨鹿、隆尧、邢台、平乡等县。如今,随着第三、四代传人的交流扩大,传播至山西、天津、浙江、广东、新疆、四川、宁夏、山东等省(区),习练者数以万计。
  该套拳路在体用上的贡献主要是,综合武、杨两家之长;下盘结构严谨、轻灵沉稳、小巧紧凑、内劲充实、上身舒展大方、匀缓柔和、圆活飘逸;行拳时,遵循“怎样走路怎样打拳”的自然步原则,以心行气,以意导形,使内气发自丹田,沿经络节节贯穿,达于四梢,使气息通达全身;体用时,动作轻灵,外柔内刚,手法绵软,而发劲干脆冷冽,有着独特的太极韵味。
  该套拳路在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有:“修炼四字要旨(德、真、悟、恒)”、“十字要诀(正、静、顺、轻、松、柔、圆、活、灵、空)”、 “浑圆劲的境界修炼”、“散手战略战法”、“内修门径”、“松柔、知觉、内劲三大功夫”等。这些成果不仅是本门派的练功指南,也为丰富大太极理论做出了贡献。

和氏太极拳 查看更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温县
  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始自清末河南焦作市温县赵堡村和兆元,距今已160余年。 
  和兆元(1810—1890)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兼练拳术。1825年师从邻里陈清平(陈氏第十五世)习练太极拳,后随姐夫晚清理学家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号文园,谥文清)赴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京期间受李棠阶影响,以易理、理学和中医理论对原习练拳术充实革新形成了走架步活圈圆,柔顺自然的拳法风格,由于其突出理论指导,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故被称为“带理架”。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为独具特色的拳架、拳法理论以及习练方法,且自成体系,世代传承,后人称之为“和式太极拳”。该拳法理论的形成与丰富在民国4年石印本《李文清公日记序》中得到印证。
  和式太极拳有徒手套路、器械套路、推手法和技击等。其套路以易理贯串拳势之中。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其行功走架俗称“耍拳”。和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和庆喜在整理和兆元所传《耍拳论》中曾描述“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即走架时神意自然,着势圆活,呼吸顺畅,步法敏捷,以阴阳变化之法,聚身体分合之劲,形成千变万化的拳术技法,以达到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硬如钢的技击效果。此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自然的阴阳动态平衡之拳术,是和氏先贤及族群在一个半世纪七代传承人的技艺接力中,以身体体验认知宇宙、自然、社会、生命所凝聚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哲理天人合一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和式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太极拳拳法及理论,有助于深层探索武术文化内涵的演进。而其所要求的仁义,诚信等武德修养对习练群体加强道德修养,促进民族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和氏太极拳

保护

  近年来,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做了很多努力,在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振兴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的保护措施。
  在社区积极参与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太极拳流派从3个增至7个。2017年1月,7个相关社区自发成立了太极拳保护协作委员会,采取共同行动,保护该遗产项目……

传承

  太极拳的传承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社会参与等方式进行。
  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太极拳当前传承的主要方式。家族传承在亲属代际之间进行,师徒传承经由传统拜师仪式确立师徒关系之后进行。各流派都通过口传身授相关知识与技能,各自形成传承有序的谱系。
  社会机构(如太极拳馆)培训与针对青少年、老年群体开展的社区培训也是当前传承的常见方式。
  此外,太极拳已进入正规教育体系,纳入中小学和大学教育课程设置……

资讯

学术

著作

  • 《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鑫,开明书局
  • 《太极拳术的理论与实际》 黄寿宸,永嘉出版社
  • 《太极拳研究》 唐豪 顾留馨,人民体育出版社

论文

  • 《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程梅玲 朱继华
  • 《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邱丕相 田学建
  • 《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研究》王柏利 王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opyright © 201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4941号-3 京公安网备 11010502042400
网站建设:北京分形科技 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