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阿诗玛
项目序号:28
项目编号:Ⅰ-28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心(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研究所、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在国内,《阿诗玛》被改编成电影及京剧、滇剧、歌剧、舞剧、撒尼剧等在各地上演。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随着生活方式、教育体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社会空间的改变,《阿诗玛》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张玉英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彝族
类别
民间文学
项目编号
Ⅰ-28
项目名称
阿诗玛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编号
01-0031
姓名
王玉芳
性别
出生日期
1941.10
民族
彝族
类别
民间文学
项目编号
Ⅰ-28
项目名称
阿诗玛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编号
01-0030
姓名
毕华玉
性别
出生日期
1953.03
民族
彝族
类别
民间文学
项目编号
Ⅰ-28
项目名称
阿诗玛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