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21 |
项目编号:Ⅰ-127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间文学 |
所属地区:河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临漳县 |
保护单位:临漳县文化馆 |
鬼谷子传说,是关于鬼谷子童年和成名后的系列传说,主要流传于鬼谷子故里河北省临漳县谷子村、诞生地盐食村和周边的几个村落以及磁县东部一带。鬼谷子天资聪慧,博学多才,留下了旷世奇书《鬼谷子》,还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尉缭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鬼谷子传说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鬼谷子出世、鬼谷子打柴、鬼谷子识天书、巧教孙膑等内容。鬼谷子出世讲述鬼谷子母亲王秀芝没出阁时,因吃了花园内水缸边的谷粒而怀孕,被父亲赶出家门,在盐食村南草庵子生下鬼谷子。据传鬼谷子是天宫玄微子投胎,得到观音菩萨的保护,这是一则典型的感生传说。鬼谷子打柴说他远在云梦山打柴却能和母亲遥相呼应,并能半夜回到母亲身边。鬼谷子识天书讲述一竹简从天而降,上有“天书”二字,里面却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鬼谷子将之带回洞中,夜里竟现金光闪闪的蝌蚪文,上书攻守之术、飞钳之术十三篇,鬼谷子精读之后,成为无所不通的旷世奇才。这些故事在临漳县口耳相传千百年不衰。
谷子村鬼谷子祠堂保存着一块完整的光绪年间的碑刻,碑文叙说了鬼谷子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盐食村鬼谷子诞生地存一块明朝圣母碑,碑上“大明国河南彰德府”“盐食村……”等字清晰可辨。鬼谷子传说中涉及的谷子村祠堂,盐食村出生地南庵子、红茅草、王禅老祖殿、王老圣母殿,两村古碑、庙会和民间祭祀等民俗文化活动,是该传说世代相传的基础和见证。
鬼谷子传说的讲述者主要集中在临漳县的盐食村、谷子村,现有的主要传承人至今仍在收集、整理并研究鬼谷子的系列传说故事,积极传承鬼谷子传说。临漳县编辑出版了《古邺奇才鬼谷子》《中华第一古军校师祖鬼谷子》等书籍,排演了《鬼谷子出世》等神话剧,广受好评。
鬼谷子传说能勉励人们敬仰先祖、效法先贤,丰富乡土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同时,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富于幻想和神奇色彩,易传易记,老少咸宜,益智广闻,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