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骆驼泉传说
项目序号:1237
项目编号:Ⅰ-143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馆

骆驼泉传说是讲述800多年前,撒拉族先民从中亚举族东迁,牵着骆驼历经艰辛,最后选择循化地区作为繁衍生息之地,和当地各兄弟民族友好相处的传说。该传说主要在撒拉族人世居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贵德县、西宁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地世代流传。

相传在元代时,中亚土库曼斯坦的撒尔赫斯地区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撒玛尔罕国王对他们非常忌恨,几次想置他们于死地。于是,他们告别故土,率领170户族人向东进发,牵着白骆驼,驮着古兰经和家乡的水土东迁。他们到达新疆,然后沿天山北路东行,过嘉峪关,经河西走廊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再到甘肃夏河甘家滩休整,几经曲折到达循化的夕厂沟。跨过孟达山,上奥突斯山时天色已晚,驮经的骆驼走失,他们点起火把四处寻找,终于发现在街子地区河滩旁生出一汪泉眼,旁边卧着驮经的白骆驼,已化为石像。大家取出随身所带水土和当地水土比照,发现是相同的,于是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骆驼泉由此得名。

骆驼泉传说历史悠久,内容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充满了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在撒拉族人民的精神世界里,该传说是撒拉族的“根”的故事,它在撒拉族群众中通过说唱表演或口述的方式世代口耳相传,族中几乎人人都知晓这段传说。现在街子地方还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的陵墓,留有骆驼泉、骆驼石遗迹以及东迁时携带的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古兰经》手抄珍本,被撒拉族民众守护至今。

骆驼泉传说是撒拉族东迁历史的生动写照,承载着撒拉族800多年的坎坷历程,反映了撒拉族民众的历史观、道德观和审美理想。该遗产项目历史悠久、影响较广,据其改编的多依奥依纳(骆驼戏)也成为撒拉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作为撒拉族集体记忆的载体,骆驼泉传说在传承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