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44 |
项目编号:Ⅰ-150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间文学 |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 |
保护单位: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新疆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西王母神话,是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集合,是以《山海经》时代的神话内容为源头,以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同时融汇了天山天池历史风物传说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形成了以阜康市天池为中心,辐射东西周边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巴里坤县等地的西王母神话传说圈。
西王母神话历代积累的文本共有200余篇,在民间广为流传,内容可分为四类:一是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系列故事,表达了“和治诸夏”的美好愿望,是西王母神话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二是西王母天池修道降魔的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西王母在天池修道、斩妖除魔、造福一方的神迹;三是西王母与七仙女的神话传说,这类神话传说基本上与天池(东西小天池)有关,表达了民间对西王母、七仙女神仙生活场景的美好想象;四是其他与西王母有关的神话传说,它们往往兼有神圣性和世俗性的描述,如吕洞宾三戏西王母等。
西王母神话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人民经过历史锤炼而流传下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阜康等地世代相传,很多阜康人都会讲述。西王母神话以群体传承为主,有集体互动传承,也有家族传承。较清晰的传承脉络可追溯到清末,主要有天池道人及其后人。
西王母神话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为许多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主题和创作灵感,对认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历史变迁、与中原直接文化联系及发展及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况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所蕴含的祈福和平、宽容平等的理念和对追求养生长寿的追求,反映了民众的朴素愿望,在历史学、文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