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多声部民歌(阿尔麦多声部民歌)
项目序号:61
项目编号:Ⅱ-30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四川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黑水县
保护单位:黑水县文化馆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是黑水地区人民在远古征战及生产、生活和劳作中创造出的地域特色明显的民族音乐。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知木林乡、扎窝乡、晴朗乡。四川省黑水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黑水村寨大多分布在高山或高半山上,土地稀少,灾害频发,自然依赖性强,农业是主要生产方式,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时,黑水村落有多种表达寓意的多声部民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出征歌。古时的黑水村落间征战不断,为保平安,全村人在给亲人送行时都会演唱出征歌,以表达内心情感。此外还有劳动歌,例如“劳动辛苦,但为了家人,我会不辞辛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叫苦”。在婚丧嫁娶时,为亲人唱上祝福歌,例如“我的女儿啊,你嫁人后,要幸福生活,阿爸阿妈才会幸福”。还有唱勤劳勇敢的,反映劳动艰辛的背石筑碉房歌,例如“坡上祖先造房,砍来造房的木料,背来砌墙的石泥,学会建造碉房”等歌词。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演唱主要是即兴演唱,其作品内容包括所看、所想、所知,主要有“科目纳玛”(高音长调)等。其表现手法多为赋、比、演,曲调长、颤音多,音域在上下五度间,音域宽广。一首曲子,两个声部,一人领唱,多人帮腔。领唱者声调尾声中其他人加入,加入者唱第二个声部,循环往复。曲式结构为上下2个乐句或4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两头平,中间鼓,高亢悠扬,结束时有长气颤音后收腔,其旋律清新流畅,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由黑水劳动人民所创造,反映其狩猎、出征、祭祀等日常生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感情。该遗产项目属集体传承,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

阿尔麦多声部民歌与黑水地区的历史、环境、经济、文化、习俗、宗教等密切相关,深刻反映了黑水民众在狩猎、游牧、农耕等不同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是研究黑水藏族历史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泽英俊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阿尔麦多声部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黑水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台江县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剑河县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松潘县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
编号
Ⅱ-30
项目名称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