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608 |
项目编号:Ⅱ-109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重庆市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保护单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
重庆苗族民歌是植根于我国西南苗歌特质基因,涵化整合了土家族等民族及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多地域民歌音调元素的山区民歌。该遗产项目集中流布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及周边地区,以鞍子镇、梅子镇、诸佛乡驻地为中心。唐代诗人许棠在《寄黔南李校书》中说:“俗士尚巴歌”,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蛮歌走向,香凝午帐”。这里“巴歌”“蛮歌”指的就是当时彭水苗族先民的乡土乐歌。
重庆苗族民歌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曲目众多,但以情歌为主。其风格有狂放的,有羞怯的;有随和的,有严谨的;有粗放的,有清雅的;有欢乐的,有苦涩的。其曲式、旋律、节奏各异,虽表达方式不同,感情意向无异,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执著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蕴涵着当地民众的伦理观与审美态度。重庆苗族民歌演唱形式灵活,有合唱、一领众唱(打音)、多领众唱、齐唱等。歌词结构有五言、七言、十字句和长短句。强调主要有高腔、平腔、混腔三大类。不仅适用于山间田野,还适用于广场和庭院。
重庆苗族民歌既保持了苗歌的固有特征,又注入了汉语唱苗歌的演唱方式,在音调结构、音域音型、音阶调式等方面融入其他民族民歌因素,在词曲配搭关系上具有一曲多词性,形成了以古老的窄声韵三声腔为核心歌腔,交替调式广泛运用,宽音域高腔系列的大跳进上升下跌旋线,乐句拖腔尾音及乐曲结音的下滑、非功能性均分律动型节拍节奏等音乐形态学特征。同时,“娇阿依”作为衬词广泛嵌入其多数歌调,形成了特型衬腔。
重庆苗族民歌有着相对稳定的内容、音乐特质和传承谱系,主要通过家族和师徒传承发展至今,存续状况良好。该遗产项目涵化、整合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区特有的民歌流派,在民歌音乐的对比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取样与存史价值。重庆苗族民歌与当地苗族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对传承传播民族和地域文化,促进当地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118 |
姓名 任茂淑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苗族 |
类别 传统音乐 |
项目编号 Ⅱ-109 |
项目名称 苗族民歌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Ⅱ-109 |
项目名称 苗族民歌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
编号 Ⅱ-109 |
项目名称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剑河县 |
编号 Ⅱ-109 |
项目名称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雷山县 |
编号 Ⅱ-109 |
项目名称 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吉首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