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
项目序号:614
项目编号:Ⅱ-115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四川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九龙县
保护单位:九龙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九龙县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山歌在卫藏地区称为“拉鲁”,康巴地区称为“鲁”,安多地区称为“勒”,是一种在山野里自由演唱的歌曲。劳动歌在藏语中称为“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爱情歌包括情歌和情茶歌,风俗歌则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诵经调亦称“六字真言歌”,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所唱的一种歌曲。
  西番玛达咪山歌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藏族民歌,它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大河边片区的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等地。西番是藏民族的一个支系,在四川仅九龙县、冕宁县和木里县有少数存在。玛达咪山歌是在西番人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玛达咪山歌原为抒情歌曲,后逐渐发展出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抒情山歌直抒情怀,表达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和美好期望;劳动夯歌主要用于消减劳作的疲累,调节情绪,往往在生产劳动中演唱,男女分列,一唱一和,场面十分热烈;丧歌带有一定的礼仪性,村中老年人或其他长辈去世后,前往吊丧者往往演唱丧歌以表哀悼;婚仪歌在婚礼过程中演唱,女方送亲和男方接亲时,双方都要邀请几位在村里备受尊敬的老妪排坐对唱,将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现在已发现的玛达咪山歌曲调有6种,其中包括《嘎尔宏》、《索咪阿伍》、《咪拉卓卓》等婚礼歌和《措火迟》、《措呷》、《实呷》等丧葬歌。
  西番玛达咪山歌每首四句歌词,多以抒情为主,基本都以衬词“玛—达—咪—唉”开头和结尾,领唱与独唱相结合。其音乐多为三段式,旋律深沉忧怨,因调式高低起伏程度较大,故其他民族的歌者很难模仿。
  玛达咪山歌承载着西番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生动体现了西番人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价值。目前,西番藏区相对封闭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快速变迁,玛达咪山歌的生存面临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藏族酒曲)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班戈昌鲁)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冕宁县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玉树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炉霍县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Ⅱ-115
项目名称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