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琵琶艺术(平湖派)
项目序号:618
项目编号:Ⅱ-119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平湖市
保护单位: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平湖市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琵琶”二字初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批”和“把”是这一传统乐器的两种演奏手法,相当于今之“弹”、“挑”,器以技名,称作“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秦汉至隋唐时期,琵琶是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琵琶经历了由横抱拨弹到竖抱手弹的转型。唐代是横抱拨弹琵琶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到明清两代,琵琶艺人对琵琶乐曲特别是大型套曲的创编作出了很大贡献,形成许多著名的琵琶演奏流派。20世纪30年代,刘天华先生对琵琶进行大胆改革,首创六相十三品琵琶。新中国成立以后,琵琶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峰。现在琵琶除用于独奏及民族管弦乐队外,还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诗、福建南音等乐种的主要乐器。
  平湖派琵琶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清末民初时主要流播于江、浙、沪一带。1957年,平湖派传人杨少彝到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将平湖派琵琶传入西北。平湖派琵琶艺术以李祖棻(约1850—1901)为集大成者。李祖棻号芳园,浙江平湖人,其琵琶艺术得之四代家传。他在继承传统古曲的基础上,博采民间小曲、融会贯通、编订指法、扩大曲目,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演奏体系,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整理汇编成《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出版。
  平湖派琵琶弹奏技艺别具一格,特色指法有“下出轮指”、“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等。轮指有上、下出轮两种。平湖派基本采用下出轮,小、无名、中、食指依次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兼用上出轮,食、中、无名、小指依次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平湖派琵琶力戒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而以丰满华丽、坚实淡远的风格著称,演奏时字密声繁、音实韵长。朱荇菁、杨少彝传谱,任鸿翔整理的《平湖派琵琶曲十三首》是平湖派演奏曲目的代表,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淮阳平楚》、《郁轮袍》、《海青拿天鹅》等。
  平湖派琵琶在艺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当今琵琶各种风格的形成具有相当的影响。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源头即是平湖派琵琶曲《夕阳箫鼓》。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3-0878
姓名
朱大祯
性别
出生日期
1939.07.18
民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19
项目名称
琵琶艺术(平湖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平湖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19
项目名称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崇明县
编号
Ⅱ-119
项目名称
琵琶艺术(浦东派)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