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谷雨
洞经音乐(邛都洞经音乐) 
项目序号:627
项目编号:Ⅱ-12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四川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西昌市 
保护单位:西昌市文化馆(西昌市美术馆)

邛都洞经音乐是以谈演、诵唱《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仪礼音乐,它受到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音乐特色。邛都洞经音乐以口传心授为主,在四川省西昌市每个乡场都分布有谈演洞经音乐的组织——隆善园、乐善园、达善园、孝忠园等。

据当地洞经会成员收藏的洞经文本记载,邛都洞经音乐明崇祯九年九月吉旦(1636年)已在礼州流行,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本地韩平初、周保正等人专程赴云南丽江宁蒗县白族坝学习洞经音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返回后开始传承和传播洞经音乐。该遗产项目通过父子、师徒相传,流传至今。2008年在西昌成立了邛都洞经古乐团,并设礼州、太和、高枧、川兴、马道、经久、西溪等十余个基层分团。

邛都洞经音乐采用五音记谱,曲调古朴,典雅、柔美抒情,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部分(习称“经腔”)是洞经音乐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赞腔、忏腔、和腔、大腔四种。赞腔一般采用四言韵文;忏腔有老忏、新忏、忏等;和腔一般采用七言四句;大腔一般采用五言八句。另外还有诵腔、读腔。器乐部分又分调子和打谱,调子采用笛子、洞箫、埙、笙、二胡、大蟒胡、古筝、琵琶、阮、木鱼、银锣等。打谱采用锣、鼓、大钹、大铰等打击乐器合奏的大乐曲牌,产生山呼海啸、庄严隆重之感,实践整套洞经需5至7天。

邛都洞经音乐宣扬去恶从善,五伦八德,主张以修身为本,养生为用,融道、释、儒、雅、俗音乐为一体,是儒家礼乐制度和音乐观在洞经音乐中的体现。它不仅有严格的演礼程序,而且有详细的坛职分工和用乐制度,加上多样的经腔和曲牌,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和谐的洞经乐章,具有较高的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144
姓名
韩定生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28
项目名称
洞经音乐(邛都洞经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西昌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28
项目名称
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通海县
编号
Ⅱ-128
项目名称
洞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