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旬阳民歌
项目序号:1253
项目编号:Ⅱ-159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旬阳县 
保护单位:旬阳县文化馆

旬阳民歌是流布于陕西省旬阳县各乡镇、同时辐射周边县区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是陕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旬阳县境内的汉江沿线和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尤其普遍。

旬阳民歌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伴随着各类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号子。它曲调简单,节奏铿锵有力,情绪激烈,如汉江船工号子等。二是山歌,它是在山野劳动中自由抒发劳动者情感的歌曲,又称“唱调子”。其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舒缓自由,既可一人独自高唱,亦可多人唱合,还有双方盘诘。三是小调,小调在旬阳民歌中数量最多。它曲式结构规整,大多为分节歌,有程式化的衬词、衬腔,表现手法多样,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代圣贤。四是歌舞曲,如灯会社火中各类民间舞蹈的伴唱曲目和民间小戏曲等。五是风俗歌曲,包括年俗祭祀的“迎财神”“酒歌”等。

旬阳民歌集歌、舞、乐于一体,说与唱并存,既有中原文化的阳刚,又有江南文化的阴柔,十分多元化。其曲调多属徵调式,也有宫、商调式,音程以级进式为主,音符很少跳进,旋律流畅,易学好唱。

清乾隆《旬阳县志》记载:“其蛮川关与洵东接壤,风俗大抵相同,今乡俗薅草时一人鸣鼓督工,或以钲配之以歌唱,忘疲又通力合作,谓之换工,正其遗也……”说的就是旬阳薅草民歌。随着各地移民的进入和水运的发展等,旬阳民歌的内容、形式、风格、体裁也逐步发展,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整理、结集的《旬阳民歌集成》,收集民歌868首,34首被《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收录。近年来,经各方努力,共收集整理旬阳民歌1200余首。

旬阳民歌是当地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丰富,是当地社会发展史和民风民情的生动见证。其歌种齐全,形式多样,表现了当地人的精神风貌。其色彩纷呈,体现了明清川陕大移民形成的文化交融特色,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174
姓名
刘铨学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59
项目名称
旬阳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