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1-18   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九   大寒 大寒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
项目序号:128
项目编号:Ⅲ-25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保护单位: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
  木鼓舞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木鼓舞两大种类,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响较大。它分布于贵州台江县城东南方26公里处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为苗族。传说反排木鼓起源于一对跟从鸟虫学会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来,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袭。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和盛大的节庆活动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启、承、转、合结构完整,舞蹈动作简练,组合丰富,风格热烈豪迈,表现先民的生活场面和地理环境,叙述先民的由来。舞蹈发展采用递进方式,逐步把情节推向高潮,每个情节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演员歌舞并进,五体皆动,甩同边手,踏二四拍,舞姿粗犷奔放,洒脱优美,头、手、脚开合度大,摆动幅度宽。反排木鼓舞由“牛高抖”、“牛扎厦”、“厦地福”、“高抖大”、“扎厦耨”五个鼓点章节组成,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反排村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至今仍保存着以反排木鼓舞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苗族文化生态圈。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鼓节重要的活动环节,还是连接苗族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2-0383
姓名
万政文
性别
出生日期
1951.02.05
民族
苗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25
项目名称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台江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5
项目名称
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