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项目序号:231
项目编号:Ⅳ-87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乐县
保护单位: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乐县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一度广泛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
  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至明,有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时张照有《劝善金科》传奇,均以目连之母蒙作恶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资料。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2-0652
姓名
贺书各
性别
出生日期
1934.02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87
项目名称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南乐县
编号
02-0651
姓名
张占良
性别
出生日期
1949.06.20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87
项目名称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南乐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Ⅳ-87
项目名称
目连戏(南陵目连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编号
Ⅳ-87
项目名称
目连戏(辰河目连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溆浦县
编号
Ⅳ-87
项目名称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