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7   星期六   农历冬月初七   大雪 大雪
傩戏(侗族傩戏)
项目序号:233
项目编号:Ⅳ-89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湖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人物按身份可分为文臣、武将、老翁、少妇、神仙等。表演的基本步法是男角走正步、罡步、女角走碎步、运步。由于傩戏是戴着面具表演,故动作幅度大,风格古朴粗犷。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401
姓名
龙景昌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侗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侗族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编号
02-0657
姓名
龙开春
性别
出生日期
1930.06
民族
侗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侗族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编号
02-0656
姓名
龙子明
性别
出生日期
1914.04
民族
侗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侗族傩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荔波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梅山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冷水江市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德安潘公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德安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任庄扇鼓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曲沃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仡佬族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鹤峰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鹤峰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恩施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万载开口傩)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万载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德江傩堂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德江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沅陵县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池州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池州市
编号
Ⅳ-89
项目名称
傩戏(武安傩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