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山东落子
项目序号:778
项目编号:Ⅴ-8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金乡县
保护单位:金乡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金乡县文化馆、金乡县图书馆)

山东落子俗称“莲花落”“咣咣书”,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的曲艺形式,以早期曲调之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山东落子遍布苏、鲁、豫、皖交界地区,20世纪50年代前后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菏泽市和济宁市的金乡、嘉祥、鱼台等县,以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表演形式逐步扩大到山东省枣庄市、聊城市以及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砀山县、萧县等地。

山东落子以铜钹、竹板作为伴奏乐器,无管弦伴奏,演唱风格粗犷强悍。传统节目比较丰富,长篇的有《双鞭记》《施公案》《英烈传》等,中篇有《杨秀英搬兵》《白蛇传》《徐母骂曹》等,短篇有《姜子牙卖面》《五虎闹关》《黑松林》《哭长城》等。表演形式为采用山东方音说唱叙述,唱腔为板腔体,按表现功能分为接腔、磨腔、长腔和低腔,板式有快板和慢板,演唱技巧有喝、断、迟、疾、阴阳口、高低音等。其唱腔随意性较强,语言通俗,曲调单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词结构是将段子划分成若干段落,多则十几句,少则两句拉一个长腔,再打钹点作为过门。基本句式以七字为主,押韵合辙。伴奏过门无定格,演唱者可根据情节气氛与情绪表达需要决定长短。因此,无固定唱腔,行腔可长可短,节奏可急可缓,自由随意,形式多样的唱腔、音乐风格和表演,是山东落子的核心特征。

山东落子源出隋末唐初僧侣募化所唱的《落花》曲子,唐代叫“散花落”,宋代叫“莲花落”,明代产生了“叙事莲花落”。清中叶“莲花落”遍布鲁西南,嘉庆末年,鲁西南一带山东落子演唱者名家荟萃。山东落子属邱祖龙门派,已知最早的知名艺人为“本”字辈艺人刘本春,而“合”“教”字辈知名艺人最多。1980年代后,曲艺演出市场逐渐萎缩,山东落子在有关部门的保护下,克服困难,整理了一批传统曲目,以师徒传承至今。

山东落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使之富有鲜明的文学品格。其发展历史显示了宗教艺术向民间艺术转变的规律性特征,其唱词语言富含口语化特色和乡土气息,反映着齐鲁儿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516
姓名
张青敏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曲艺
项目编号
Ⅴ-85
项目名称
山东落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金乡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Ⅴ-85
项目名称
山东落子
类型
曲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