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东北庄杂技
项目序号:821
项目编号:Ⅵ-49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濮阳市
保护单位:濮阳市华龙区东北庄杂技艺术学校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濮阳市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杂技形成于元末明初,在该村传承已有五百多年,主要有刘姓、乔姓、李姓三个演出群体。“刘家班”形成于明初,“乔家班”形成于清中期,“李家班”形成于清朝末年。清代乾隆年间,“乔家班”曾奉清廷之命,由乔志清率团到日本、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演出。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亲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以彰其技。民国时期,“李家班”在川、陕、豫、晋一带活动,其演出深受欢迎,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间艺人走出濮阳,成为了著名艺术家,为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庄杂技演出各具特色,形成众多流派,其总体特点是乡土气息浓郁,其中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乔家班节目广泛吸取中华武术和民间技艺精华,将武功、气功、跑马、变戏法和带彩绝技等融入杂技,遍游中原,颇有影响。《双层晃板》、《草帽》、《女子排椅》、《晃梯》、《轻蹬技》、《顶碗》、《飞叉》等是东北庄杂技比较有名的节目。东北庄杂技有广泛的传承、传播基础,挖掘和整理东北庄杂技艺术对于我国杂技艺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北庄现有杂技世家13家,杂技道具、文物一千余件,老艺人以授徒方式传承技艺。必须注意的是,东北庄杂技中许多不借助道具表演的传统项目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挖掘保护。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556
姓名
乔天福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49
项目名称
东北庄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