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精武武术 
项目序号:1306
项目编号:Ⅵ-7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上海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虹口区
保护单位: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精武武术形成于1910年,是在“国术为本”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和融合各类传统武术门派而成的一种传统武术表现形式,流布于上海市。其源于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积蓄革命力量而发起和组织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总会会址位于现在的上海市虹口区。

精武武术吸纳、糅合各类传统武术,荟萃了主要武术套路223套,其中包括北方黄河流域拳术66套、兵器89套、空手白刃类6套;南方长江流域拳术29套、兵器18套;广东珠江流域拳术7套、兵器8套。出版了60余部武术典籍,并创办《精武月刊》和《精武丛报》。孙中山曾为其题词“尚武精神”,并为《精武本纪》作序。

精武武术主张“爱国、正义、修身、助人”,并在精武会旗标注黄蓝红三星。黄星代表体育、蓝星代表智育、红星代表德育,强调全面发展;崇尚“乃文乃武”。它将武艺、武德、文化和智育融合成一体,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精武武术的主要特征是兼收并蓄。打破门派之分,综合各家各派武术精粹,优势互补;流派纷呈,融汇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武术流派;名家云集,当时武术界名家高手,如霍元甲、赵连和、陈子正、罗光玉、吴鉴泉、蔡鸿祥、傅钟文等人,汇集于上海精武武术的平台,展现各自的风采。

精武武术的传承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师徒团体传承,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各时期均有武术名家带领的师徒传武团队。二是社会群体传承,精武武术从创立开始即以“公之于世,办班传授”的形式传授武艺。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1936年,共举办了22届学员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通过鼓励和支持学校、社会团体参与传统武术比赛,以及相关机构进行武艺传授,促进精武武术的传承。

精武武术吸收各派武术的精华,不仅是一种传统武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自其创立起,爱国主义精神就深深融入精武武术的文化基因,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体现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健身方式,精武武术还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