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武汉杂技 
项目序号:1312
项目编号:Ⅵ-81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
保护单位:武汉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杂技,是在荆楚民间杂技基础上汲取各派杂技精华而形成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流布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地处“九省通衢”,历来是长江流域传统杂技荟萃的中心。武汉杂技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荆楚特色,深受大众喜爱。

武汉杂技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清嘉庆、道光年间,民间杂技艺人到武汉卖艺,后逐步形成班社进入舞台演出;1912年到1949年,汉口民众乐园(新市场)雍和厅成为杂技表演中心,每天轮换演出杂技节目20多个,后来表演的杂技团体有50多个,有12个以著名杂技家、魔术师为首的杂技团体固定在民众乐园演出;1953年,正式建立武汉市杂技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武汉杂技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享誉国内外的杂技表现形式。

武汉杂技既注重单项节目的精雕细琢,又突出集体节目的磅礴气势,代表作有《顶碗》《柔术咬花》《椅子造型》《大跳板》《集体车技》《转碟》《浪桥飞人》《小飞人》《双层定车》《双扛杆》《柔术顶碗》《驯熊猫》《蹦床蹬人》等一大批杂技节目和《宝剑刺牌》《花瓶与荷花》《顶桶》《打帽子》《拍皮球》等魔术滑稽节目;同时发展了《驯狮熊》《驯狮虎》等马戏驯兽节目。武汉杂技最终发展成为集舞台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戏法、马戏驯兽、滑稽小丑诸品种为一体的综合型舞台杂技艺术,充满了浓郁的楚汉风情,格调大气雄奇,艳丽恢弘,又不失婉转柔美。

以武汉市杂技团为代表的各时期杂技班社,通过师徒传授、团体传承等方式培养出众多优秀杂技艺术家,为武汉杂技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市多次举办杂技演赛活动和杂技艺术节,致力于弘扬与传承武汉杂技。

经过百年传承,武汉杂技已发展为杂技、魔术、马戏、滑稽四大门类齐全的杂技文化品牌,在继承发展我国传统杂技艺术方面具有代表性,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吴卫民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81
项目名称
武汉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
编号
05-2571
姓名
夏菊花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81
项目名称
武汉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