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漳州木偶头雕刻
项目序号:343
项目编号:Ⅶ-44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福建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保护单位:漳州市竹初木偶艺术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
  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现在漳州木偶头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徐竹初。他从艺半个多世纪,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并能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设计的戏曲人物造型多达六百多种,生、旦、净、末、丑等各行当齐全,其中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个个脸谱不同,率真、精致、优美,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徐竹初的木偶俗称“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注重内在神情性格的表现,强调“以形写神”,因此在落刀之前,他总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恶,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备,韵味十足。
  闽南地区的木偶戏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木偶头的造型艺术也因之而获得了一个深厚的发展基础。木偶头雕刻艺术与传统戏曲之间形成了生死相依的关系。在戏曲演出普遍衰落的形势下,木偶头雕刻技艺的传承也遇到了难题:如果固守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只能随戏曲一起走向沉寂;如果离开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只能成为单纯的观赏品,其传统技艺中许多活态的文化就会丢失。目前,漳州木偶头雕刻就面临着这种境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1-0106
姓名
徐聪亮
性别
出生日期
1950.12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
Ⅶ-44
项目名称
漳州木偶头雕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
编号
01-0105
姓名
徐竹初
性别
出生日期
1938.10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
Ⅶ-44
项目名称
漳州木偶头雕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Ⅶ-44
项目名称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泰顺县
编号
Ⅶ-44
项目名称
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