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29 |
项目编号:Ⅶ-53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山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岚县 |
保护单位:岚县文化馆 |
岚县面塑是用面粉蒸制塑型、寄托祈福纳祥情感的一项民间面花艺术,主要用于各种民俗事象和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活动。岚县面塑流布于山西省岚县境内及周边等县。
岚县面塑历史久远,在岚县一座元代古墓中发现绘有与面花相关的壁画,另清乾隆时期编撰的《岚县县志》记载“岚县冬长,人喜蒸花”。关于岚县面塑还流传着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岚城北街有一孝顺媳妇为给婆婆医病,历经八十一难,观音菩萨得知其善行后,大为感动,点化为白衣大士,专为百姓医病。白衣大士不辱使命,克服各种困难扶危济困行医乡里,终其一生。岚城民众为了缅怀白衣大士,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举办供会,将面塑抬桌摆供于白衣大士庙前,摆供长达两公里,数百个品种竞相争艳,规模壮观。
岚县面塑制作工序复杂,从和面、塑型、蒸制到插花着色都有着严格的讲究,工艺精湛,手法多样,既充分运用手指造型又巧妙利用剪刀、梳子、竹签、切刀、筷子等各种工具和红枣、麦子、高山花黄(岚县民间的一种野花籽)、红豆等辅料。其塑型手法有搓、捏、擀、拍、拉等数十种之多,较突出的技艺特点是生熟面结合、发面与死面结合,技艺巧妙,表现出整体夸张变形与局部细腻传神的艺术效果。岚县面塑按照色彩分为彩色和素色两大类。素色面供又按形制大小及敬献方式不同分为吊供和摆供:吊供形制小,内容多以燕子、青蛙、毛虫、蛇等小动物为主;摆供形制较大,一般分为爬孩孩、罗汉汉、面虎、面狮等类型,造型简洁粗犷。彩色面供色彩艳丽,造型美观,是岚县面塑供会上的重要元素。
岚县面塑在当地乡村活态传承,女孩子自小跟从家族长辈和村中面塑高手学习,将面塑技艺一代代传承发展至今。依托一年一度的供会,岚县面塑在当地拥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岚县面塑“为供塑心”,是岚县民众在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等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供献,承载了当地民众朴实真挚的情感,既寄托了民众祈福纳祥的感情,又弘扬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增进了社区文化认同,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文化、审美和民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