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93 |
项目编号:Ⅷ-110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四川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阆中市 |
保护单位: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 |
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是以蚕丝为原料,通过复杂的手工打结与精细编织工艺,制作丝毯的传统技艺。历史上,这一技艺发源于毗邻嘉陵江的阆中市的保宁镇和江南镇,现在已拓展到七里、双龙、文成、河溪6个乡镇。
阆中丝毯分地毯、挂毯两大类,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及条屏等多种形状规格,分260道、300道、350道、400道四种桑蚕丝毯。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工序繁复,耗时极长。它以蚕丝为原材料,经过绘图、染色、编织、平毛、洗毯、剪花和整修等七大工序精心织造而成。其中,核心工艺是高密度的手工打结技艺,毯背每米丝线道数可达一千余根,所有经纬线打结缠绕全由手工完成。另一绝技是片剪饰花,技工根据织成的图案,以开、片、剪、投等不同技法进行修饰,使图案呈现出“浮雕”感。总体而言,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工艺特点在于,充分利用蚕丝特性,具有纹路细密紧实,毯质柔软而有弹性,颜色鲜亮,图案细腻,成品具有防水、防皱、不褪色、不变形等。
阆中蚕丝生产历史悠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国盛蚕桑”。《唐书》记载“阆中郡上贡有莲、绫、绢、绸等”。明代学者郭子章所著《蚕论》称:“经浙至川,阆中蚕桑最盛。”1924年,阆中泰丰丝厂生产的“莲花牌”生丝参加巴拿马泛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特别金奖。20世纪80年代初期,阆中成立轻工纺织集团,丝毯作为阆中的外贸产品供不应求,丝毯编织工人急速增加,产地开始向外扩展。
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继承了地毯初始阶段的原始编织方法,融汇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造型艺术,被誉为“东方软浮雕”。这一技艺的背后是该地区蚕桑业的发展,累积成精妙特有的手工技艺,传承数百年经久不衰,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历史研究及工艺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卢兴琼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阆中丝毯织造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阆中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 |
编号 Ⅷ-110 |
项目名称 地毯织造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