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910 |
项目编号:Ⅷ-127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山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稷山县 |
保护单位:稷山螺钿漆器研究中心 |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以天然大漆、螺钿(软、硬)、金、银、木、纸等为原料,包括十余道制作工序的传统漆器髹饰技艺,主要流布于山西省稷山县及其周边乡镇。
稷山螺钿漆器的种类有天然大漆制胎镶嵌螺钿仿瓷器型产品(软、硬螺钿),木胎、纸胎大漆镶嵌螺钿产品,大漆镶嵌螺钿、金属书法混合型产品等。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天然大漆、螺钿(分硬螺钿和软螺钿两种,取材于内陆湖泊的珍珠蚌壳、贝壳)、金银、木、纸等。主要工艺为胎型设计、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图案、画刻图案、胎体上漆、镶嵌螺钿、反复髹漆、水中打磨、扣刻图案、手工推光等。制作工艺繁缛、细腻、考究,其中髹漆十余次,每次髹漆完需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阴干,后用水砂纸在水中打磨,因此制作周期较长。
山西省西南部稷山县具有丰富的漆树资源,螺钿镶嵌工艺自西周时期已流行,历经千年,工艺达至炉火纯青,历代奉为贡物。唐代诗人白居易《素屏谣》中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的诗句。螺钿制器精细考究,但遗憾的是关于技艺的历史文献记录不多,只有文物为佐证。据《稷山县志》记载:“稷山博物馆藏历代工艺品30余件,大部分为明清制品,其中有清代螺钿瓶等为代表作”,县文物保护中心藏有“清代·螺钿镶嵌人物花卉纹饰木方壶”。该技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近年来老一代艺人的年龄增大,急需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
稷山螺钿漆器外观古朴雅致,漆面光亮润滑,图案清新高雅,体现着山西民间传统民俗文化的特点,它与中国历史、文化、美术共冶一炉,作为髹漆工艺的一种表现形态,继承和传播着螺钿漆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是研究古代、近现代螺钿制作技法的重要文本,是中国漆文化的瑰宝。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823 |
姓名 李爱珍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稷山县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阳江市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荆州市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鄱阳县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新绛县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 |
编号 Ⅷ-127 |
项目名称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