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项目序号:917
项目编号:Ⅷ-134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上海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
保护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
  
  印泥是图章盖印所使用的一种涂料,因其中的主要原料朱砂呈鲜红色,古代又称之为“丹泥”、“印朱”等。印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封泥,当时无纸,人们以简牍(用来书写的竹板)为书写材料。传递公文时,书函外覆以空白简牍,用绳系扎后外敷以泥,再于泥上加盖印章,以为封缄的标志,此泥即是封泥,又称“印泥”。纸张发明后,简牍、封泥俱废。但人们仍仿封泥之法,在公告、信札等之上加盖图章,而以印泥作为涂料。
  印泥以朱砂为主要制作原料,先将艾叶捣如棉绒状,再和陈蓖麻油加朱砂等反复搅拌,这样制成的印泥色泽鲜丽夺目,久不褪色。南朝梁代(502—557)的《文心雕龙》中已出现关于印泥的记载。唐宋时期,随着书画艺术的兴盛,印泥制作技艺不断进步。至明清两代,传统书画艺术在各地普遍发展,印泥的制作亦相应有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鲁庵印泥系20世纪初上海印泥名家张鲁庵所创,其制作技艺别具特色,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独树一帜。
  张鲁庵是清末民初上海的印泥大师,也是当时全国篆刻资料最丰富的收藏家之一,他收藏的印谱有《十钟山房印举》等四百余种。鲁庵印泥的创制与上海书画的发展休戚相关。著名书画家吴湖帆、贺天健、高振霄、王福厂等都专门使用这种印泥。用此印泥,即便连续盖印十方,印文也不走样。因此,当时鲁庵印泥备受江南和上海书画名家的青睐,名声大噪。
  鲁庵印泥制作中需经过一个自然氧化的过程,其生产主要包括研朱、搓艾、制油三道工序。鲁庵印泥有特定的配方和制作技艺,成品质薄匀净,细腻而黏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按在纸上不渗油、不跑色,色彩鲜艳沉着,呈现出一种堆积的厚实感。
  目前,鲁庵印泥的传承人仅有两位,都年事已高,继续从事印泥生产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这种印泥制作成本高,市场需求有限,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印泥是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用品,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保护印泥制作技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处于后继无人状态的上海鲁庵印泥制作技艺迫切需要保护传承,有关方面应将之当作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符海贤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34
项目名称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
编号
03-1398
姓名
符骥良
性别
出生日期
1926.03
民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34
项目名称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
编号
03-1397
姓名
高式熊
性别
出生日期
1921.04
民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34
项目名称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34
项目名称
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