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
项目序号:963
项目编号:Ⅷ-180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陕县
保护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陕县
  
  地坑院是在具有深厚黄土层的平地上,向下挖掘6米左右,形成矩形深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民居形式,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陕县地处秦晋豫三角地带,境内三大黄土台阶平原,土质均匀,连续延展,地处高敞,排水便利,是地坑院产生和建造的前提条件。
  地坑院形成很早,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被认为是其雏形。南宋绍兴九年(1139),郑刚中所著《西征道里记》:“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陕县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95%民居是地坑院,有万座之多。
  陕县地坑院的营造技艺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1.相地、方院:由风水师勘察地形,按照“后靠前蹬”、“上高下低”的要求,确定宅型;依据“庙正院不正”的原则,方位稍偏,长宽尺寸含五(土)。2.下院、打窑:由人工粗挖,精修刷洗后,形成“嵌斗式”天井;窑洞口呈“抄手式”抛物线状,“前高后低”、“前宽后窄”。3.饰边、碾场:用砖、瓦裱、衬砌券口、窑腿、拦马墙等,挑檐建造包括“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拦马墙外用石磙压实找场坡。4.安装、粉饰:安装要“扑门仰窗”;窑壁和崖面分层用麦秸泥粉刷。5.排水、砌炕:靠近厕所打一直径80厘米,深6米的渗坑排水;窑内炕灶相连,土坯垫层为“灶三炕四”,炕的尺寸含“七”(妻)。
  地坑院建造模数范制、技艺要领体现了民俗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环境负荷极小,宜居性较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874
姓名
王四虎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80
项目名称
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陕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80
项目名称
窑洞营造技艺(陕北窑洞营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编号
Ⅷ-180
项目名称
窑洞营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
编号
Ⅷ-180
项目名称
窑洞营造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