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中秋节(吉安中秋烧塔习俗)
项目序号:453
项目编号:Ⅹ-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安福县
保护单位:安福县文化馆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又称“烧瓦子灯”“烧宝塔”“烧瓦塔”“烧梵塔”,是广泛流行于闽粤赣地区的一种民间祈福习俗。吉安地区的中秋烧塔习俗历史源远流长。据清道光年间《万安县志》记载:“儿童拾瓦片堆塔高数尺,夜间小锣鼓沿门化矛烧塔,烧至通红,会饮赏月。”清同治年间的《龙泉县志》也有相关记载:“小儿累碎瓦为浮屠,鳞差(次)角锐,积薪燃之,曰‘烧宝塔’。”此外,《吉安县志》(1941年版)、《安福县志》(1995年版)等文献也提及这一习俗。

江西省安福县,地处古庐陵郡辖区,是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保存较完好的地区。在其境内陈山河流域的寮塘、甘洛、洲湖、金田、洋门、彭坊等六个乡镇,这一习俗尤为盛行,其中又以金田乡柘溪村的表现较为典型。据传,该习俗是由柘溪村先祖在外为官时引入家乡的。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其一,垒塔。农历八月十五清晨,老人与孩童便开始捡拾残砖断瓦。于村子开阔之地,先用砖精心砌就一个六边形基座,其间预留一个进火口与一个出灰口。而后,以瓦片层层错缝叠压,由下而上逐渐收腰,最终筑成形似宝塔之状。其二,烧塔。夜幕降临,月上中天之际,鞭炮声骤然响起,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汇聚于塔前。各家自备薪柴,主烧人则额外备好老酸酒或米汤。村民于塔前设置香案,点燃香烛,摆上柚子、月饼等祭品,再次鸣放鞭炮以祭月。祭月仪式结束后,三声锣鼓响起,烧塔正式开始。主烧人持续向灶口填塞薪柴,待火势迅猛上窜时,浇洒酸酒或米汤,此时宝塔通体被烧至通红,仿若火龙腾空,场面壮观。在热烈氛围的感染下,村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以歌颂美好年景与幸福生活。其三,封塔。午夜过后,众人尽兴而疲,此时便要进行封塔。主烧人需待稻草燃尽,随后燃放一串爆竹,以此祝贺烧塔活动圆满结束。此外,在整个烧塔过程中,还伴有舞龙灯、举龙凤旗、撑宫灯等活动,使得这一习俗特色鲜明。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是吉安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古代火、月崇拜的文化信息,群众基础广泛,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丰富,在增进地方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活跃群众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民俗、历史研究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铁岭市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大坑舞火龙)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秋夕)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泽州中秋习俗)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泽州县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佛山秋色)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中秋博饼)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
编号
Ⅹ-5
项目名称
中秋节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