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项目序号:1218
项目编号:Ⅹ-143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
保护单位:阿合奇县玛纳斯研究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
  
  驯鹰习俗是柯尔克孜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习俗,也是游牧民族的主要生活习俗。捕获猎鹰是驯鹰习俗的开始。
  为了消除鹰的野性,牧民们一般使用“熬鹰”的方法,就是蒙上鹰眼,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消除鹰的自然野性。“熬鹰”过后还要“养鹰”,养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同时调训其从空中俯冲捕食的能力。
  鹰的寿命大约在40—50年间,柯尔克孜族人一般将一只鹰人工驯养5—7年后就必须放归大自然,让其繁衍后代。
  驯鹰作为柯尔克孜族的生活习俗,在过去的游牧生活中起到了捕食的重要作用,现在政府极力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现状,在全县各乡镇大力推广牧民定居和抗震安居房,必将对柯尔克孜族的游牧生活产生影响,加之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不允许随意抓捕,同时现代的狩猎手段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都与驯鹰这一传统民族习俗有冲突,导致这一传统生活习俗濒临失传。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3060
姓名
库尔马西·胡特曼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柯尔克孜族
类别
民俗
项目编号
Ⅹ-143
项目名称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