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仡佬族民歌
项目序号:1390
项目编号:Ⅱ-176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保护单位:石阡县文化馆

仡佬族民歌是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坪地场乡、青阳乡、五德镇、聚凤乡、龙井乡、龙塘镇、白沙镇。石阡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山区,居住着仡佬、苗、侗、土家等19个少数民族。仡佬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其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仡佬族民歌多以婚恋为主题,曲调各具风格,记录了仡佬族的社会发展、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民族情感和军事战争等信息,主要分为抒情类(含情歌、生活歌)、叙事类(含时政歌、仪式歌)和号子类(含打闹歌、石工号子和船工号子)。情歌在县境统称为“山歌”,以《情姐下河洗衣裳》为代表,大多在山野、田间演唱,反映仡佬青年的婚恋生活。生活歌以《望郎歌》为代表,多以民间小调见长,幽默风趣,曲调极为丰富,风格各异。叙事类民歌一般唱诵相间。时政歌反映某一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活动。仪式歌则包含孝歌、哭嫁歌、酒歌和儿歌。孝歌在民间流传久远,《娱丧歌》等沿袭至今;哭嫁歌是旧时盛行的嫁女歌,哭腔伴有若干段哭词;酒歌为民间待客助兴的仪式歌;儿歌一般辅助简单的动作,如《识身歌》等。号子类的打闹歌沿袭“薅草锣鼓”的特殊演唱形式;石工号子一般在撬动大石时唱;船工号子则在水运拉纤时喊唱。这些民歌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仡佬族民歌多以五声徵调式为主,六声、七声调式兼有,多用同宫系统的转调手法。其歌词以四句七言为主,语言简练。演唱形式有独唱、男女对唱、群体演唱等,表达了仡佬族人的丰富情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石阡仡佬族民歌主要以家族传承和群体传承方式流传至今,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

石阡仡佬民歌是当地仡佬族社会发展历程和民俗民风的生动见证,蕴含着多方面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仡佬族人民对劳动、生活和爱情的美好向往,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审美价值。保护传承好这一文化遗产,对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毛呈祥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仡佬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76
项目名称
仡佬族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