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60 |
项目编号:Ⅵ-99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 |
保护单位:南宁市邕宁区文化馆(南宁市邕宁区广播影视站) |
壮族抢花炮是一项集祈福祭祖、竞技娱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活动,起源于壮族先民放炮还愿酬神的仪式,广泛流行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及周边地区。
当地民众认为“花炮”象征着福气,抢到花炮者会获得天神赐福,人丁兴旺,故壮族抢花炮在当地受到民众热烈追捧。壮族抢花炮以家族为单位分队竞技,不限队伍、人数及性别,举办时间因地而异,将花炮送至指定地点的参赛者视作胜方,即为炮头,来年的抢花炮活动便在炮头所在的村坡举行,并由炮头组织的炮组负责。抢花炮前,村中百姓需先举行祖先祭祀仪式,祭祖结束后,村民便准备参加村里举办的抢花炮活动。抢花炮主要包括还炮、游炮、抢炮、接炮四个环节。还炮又称“接福”,由炮头带领炮组将准备的祭品及前一年夺得的福牌送回当地宗庙中。之后是游炮,即炮组将抢花炮所需物品送至活动场地。抢炮为整个活动的高潮,常在较为开阔、视野较好的平坦田地举行。主炮被点燃后,花炮轰向天空,不论落到水田里、山坡上,还是屋顶上、树枝上,参与者们都争先抢夺,全程欢声雷动,热闹非凡,极具娱乐性。抢到花炮者,成为新炮头。此人负责将花炮送回庙里。最后是接炮环节,即新炮头在宗庙对着福牌叩拜上香后,将福牌接回家中放置在堂中祭拜。直至来年新的抢花炮活动举办,福牌被接走,活动才算结束。期间,每月的初一、十五,炮头都要举行祭祀仪式。
壮族抢花炮为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体活动,在盛行该项目的各壮族聚集地村民间群体传承。传承人收徒,主要教授活动技巧和花炮制作技艺。壮族抢花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当地民众表达信仰、凝聚族群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倡导挑战和竞争精神,强调团队协作,对于树立和平竞争的价值观、强健身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