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飞叉(永良飞叉)
项目序号:1468
项目编号:Ⅵ-107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天津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武清区
保护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

永良飞叉是盛行于天津武清一带融强身健体与表演为一体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盛行于明清时期,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现以天津武清为核心传承区域,辐射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永良飞叉所在地属天津市武清区,地处京畿,南临大清河,东接津门,北望京都,西达冀晋。明清时期,重武崇文之风甚浓。当地民众在娱乐中把武术、杂技结合并配以舞和乐,形成飞叉活动,并不断完善成熟,成为天津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

永良飞叉以“腿功”见长,有别于其他地区飞叉,它是独特的既带有武术性又区别于武术的“离手活”绝技。表演时,飞叉离手不离身,一环扣一环,动作连续不断,招式中见招式,配以鼓、镲敲击,动作健美、花样繁多、干净利落。其代表性的“腿功”招式有前踢盖顶、左右侧踢、四面斗踢、后踢盖顶等。尤其是“前踢盖顶”招式,用腿将叉踢向空中五米左右,再用身体的上下协调,调整飞叉的重心和速度,充分体现了刚猛浑厚的风格。永良飞叉有完整套路体系和飞叉招式,目前有套路近140个,可单人、双人或群体演练,适应平地、舞台等各种场地。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审美观念,传承者将原来的“素装”改为“彩装”,创编了“九头鸟”造型,增加了观赏性。永良飞叉历史上以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至今已传承七代。

永良飞叉依靠肢体协调运动来完成招式,且练习者男女不限、老少皆宜,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它是融入武术、杂技、舞蹈元素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对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民俗文化提供了佐证。它既有大众性又有专属性,符合传统审美观念,为群众喜闻乐见,文化特色鲜明,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王文壮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107
项目名称
飞叉(永良飞叉)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