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炼火
项目序号:1549
项目编号:Ⅹ-175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
保护单位: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炼火习俗是磐安西南山区部分村镇在每年重阳或胡公生日前后举行的以祛灾逐疫、祈福纳祥为主旨的民俗活动,主要流布于浙江省磐安县西南部深泽、双峰、仁川、盘峰等乡镇,其风貌原始古朴,集民俗信仰、舞蹈、音乐、体育、游艺于一体。

磐安炼火源于上古时代的火崇拜。从部分村镇重阳节炼火的时间看,其历史悠久,内含着以火为“阳”,以阳驱阴的阴阳观念。北宋以后,为官清廉的永康人胡则被当地百姓立祠奉祀,称胡公大帝。传说在永康方岩的“兴胡公”庙会上即有“炼火”表演,而今天的磐安深泽乡一带旧属永康。据磐安深泽村的年长者说,本村炼火代代相传,自建村时就有炼火风俗。《深泽村陈氏宗谱》(1896)载,该村始建于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宋代以后,深泽一带的炼火与胡公大帝信仰已结合起来,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本地炼火习俗一般在重阳节、八月十三、八月十五等举行。

磐安炼火多以村落为单位组建炼火队,在每年重阳或胡公生日前后,于晚上在露天广场举行。炼火者赤膊光脚,按规制在炭火上穿越踏舞;民众激昂喝彩,共祈福瑞。各地炼火仪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场地与材料准备、烧火、开水火门、踩火、谢火。其中,准备阶段人们要选择空旷平整的泥土地,定火坛和四方方位,准备木炭及炼火工具等;烧火,即引燃火坛中的木炭,以铁耙、芭蕉扇等将炭火烧旺,炼火队员沐浴净身;开水火门阶段,鼓乐起,香官引路,山人带领炼火队员至火坛四方位行“开水火门”仪式;踩火为高潮阶段,踩火期间,鼓乐齐鸣,山人引领,炼火者手执钢叉(刀),按北进南出、西进东出的顺序穿梭火坛,呐喊起舞,需炼火三堂(每堂一刻钟);谢火阶段,炼火者谢神祈福,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炼火习俗作为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群众参与性强,在当地一直以群体传承的形式存在,其知识和技能主要以口耳相承的经验式传承为主。各村村民在群体性信俗活动中耳濡目染,在长者的引领下自觉参与。目前磐安的深泽村、大皿村、东坑村、大岭头村、大路村、方山村已组建6支炼火队,共300余人。

磐安炼火表达的是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理想,是对胡公廉政爱民的感恩,又是民众强身健体、集体娱乐的载体,内嵌着乡民不屈不挠、勇敢无畏、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因其群众参与的自觉性,炼火活动还有助于增进乡邻情感,加强团结友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