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13 |
项目编号:Ⅵ-82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所属地区:河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
保护单位:宝丰县人民文化馆 |
宝丰魔术,指源于宝丰县赵庄镇、商酒务镇、肖旗乡三角接壤地带,并被宝丰县广大群众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游艺项目。它发展于明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宝丰魔术经长久发展,形成了一套娴熟的表演功夫和精巧的道具制作工艺。它用极敏捷使人不易觉察的手法和特殊的装置将变化的真相掩盖,造成离奇巧妙的表演效果。其道具种类繁多,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绳、帕、碗、盘、杯、盏等。其种类以传统手彩魔术为主,保留至今的有10多个门类500多个节目。宝丰魔术创造了简练的行话暗语“春典”(又叫“切口”),形成了独有的行业习俗,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流传下来很多生动的谚语、民谣、俚语俗曲及传说故事。
宝丰魔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接地气的近景魔术。它技巧难度大,表演细致入微,手法技巧娴熟,肢体语言迅捷;强调互动性,有亲和力,多与观众面对面表演。其道具简单小巧,多为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便于就地取材,且对表演场地要求不高。它与当地的提线木偶戏、气功等姊妹艺术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其独有特色。
宝丰魔术有着群众基础深厚和世代传承的特点,其传承群体主要是农民,有家族传承、邻里传承、族群传承等几种主要传承方式,近年来也利用传习所、培训班、收徒等方式传承。如今,宝丰魔术存续状况良好,从业人员众多,同时带动了服装、音响、道具等相关行业发展。
宝丰魔术来源于民间、生存于市场、活跃于乡村,对于研究中国魔术杂耍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世代传承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生动见证。它以大众化的文化娱乐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丰富了民众生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