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321 |
项目编号:Ⅶ-22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湖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
保护单位: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湘西苗绣是中国苗绣的杰出代表之一,是湘西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美术。其历史悠久,唐代史籍中已有苗族先民身穿装饰花鸟图案服装的记载。湘西苗绣现主要流布于湖南省湘西地区,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及湘西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流布区域。
湘西苗绣广泛应用于服装、围裙、鞋帽、头帕、手帕、挎包、背被、荷包、钱包、枕顶、帐帘、门帘等生活用品中,以充满幻想的装饰艺术风格,对比强烈的图纹设计配色和突显意念的各式图腾标徽为典型特征。其纹样绣法及板块因地域差别而有差异,分为秀丽、细萃、粗犷、素雅四大类。其针脚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含绣、插、捆、洒、点、挑、串、边八大类20多种。湘西苗绣的图案组成大抵分为枝纹、坨纹、角纹、边纹、方纹5种形式。图纹配色带有显著的哲理性,图纹内容反映了人们的意识物象,装饰时既考虑对象外框形状、色彩谐调,又按艺术风格要求,削弱或增强其中某些部分,使之更加鲜明、强烈。湘西苗绣的绣制方法主要有随手绣、剪贴绣与绘绣3种。随手绣不需要资料和参考图纹,全靠记忆和经验,在底布上任意刺绣。底布一般为黑色斜条布,也有粉红或浅蓝色斜条布。这类刺绣任凭刺绣者驰骋想象、发挥个性,以至于“走遍千家,找不出同样的花”。随手绣,对刺绣技艺有较高要求,苗族妇女中的刺绣高手会采用此法。大多数妇女,则采用剪贴绣与绘绣方法,因此,剪纸(剪花)也成为苗族妇女的必备技艺。
湘西苗绣以家族传承为主要方式。目前,湘西苗绣已形成研发与加工相结合,企业为骨干、农户为基础的开发、生产、经营格局,发展态势良好。湘西苗绣,蕴含着苗族起源、迁徙的历史信息和宗教信仰信息,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它运用于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创造能力和才思机智,兼具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其市场前景广阔,对助力当地妇女就业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吴英继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苗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22 |
项目名称 苗绣(湘西苗绣)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