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431 |
项目编号:Ⅷ-81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安徽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 |
保护单位: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
王氏制扇技艺是我国传统制扇技艺的代表之一,主要流布于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境内及周边地区。广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多为松软泥砂土质,四季分明,且降水丰沛,十分适合毛竹等经济竹木的生长,为当地折扇制作行业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原材料。
自古以来,当地的折扇业就十分兴旺。清代同治年间,浙江黄岩从事制扇业的部分王氏家族成员在王树罗的带领下迁徙至广德东亭乡定居,继续以制扇业谋生,王氏制扇技艺也因此在广德传承。王氏制扇技艺主要工序有30余道,其中扇骨制作23道、扇面制作7道。独到之处表现在四个方 面。一是扇骨材料的自然包浆工艺。一般使用5—6年龄的毛竹制作成扇骨半成品,经过多道工序手工打磨、抛光后,放置在阴凉干燥的房屋内贮藏3—5年,再取出使用,以达到扇骨自然包浆的效果。这类扇骨保持着原材料的天然色泽和纹理,美观且环保。二是扇骨打磨、上蜡工艺。王氏制扇技艺中的打磨工艺十分细腻,扇骨成形后采用多道手工工序打磨,再打上独家配制的天然碗蜡,使扇骨精美、耐用。三是扇骨贴里工艺。通过在扇骨内侧贴上一片取自同一根毛竹的薄篾青,使折扇两边扇骨内外的变形指数一致。经这项工艺处理后的王氏折扇具有不变形的特点。四是扇面裱糊工艺。王氏折扇的扇面多以泾县宣纸和当地的丝绸为原材料,再用自行配制的材料多层裱糊,扇面因此具有较高的韧性,美观耐用。
王氏制扇技艺从清末至今在广德县已传承了6代。当前,王氏制扇技艺主要在王氏家族后裔及其创办的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内传承。扇骨与扇面制作的关键工艺掌握在王氏家族传承人及骨干员工手中,公司一般员工则从事扇骨制作与扇面粗加工工作,大多数员工在王氏折扇生产过程中都学习并掌握了两项以上制扇工艺。
王氏制扇技艺的独门配方与工艺绝活,是传统折扇制作技艺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不同时期的扇面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观念与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烙印,对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和生产力发展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年来,王氏折扇产业规模有较大扩展,为促进当地就业增收、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王明德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王氏制扇)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岳州扇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 |
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龚扇)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自贡市 |
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荣昌折扇)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荣昌县 |
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王星记扇)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 |
编号 Ⅷ-81 |
项目名称 制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