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98 |
项目编号:Ⅷ-115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四川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
保护单位:四川宁昌鞋业有限公司 |
唐昌布鞋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制鞋技艺之一,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地区,目前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为流布中心,并辐射至周边村社。唐昌始建于唐朝,曾是成都地区最富庶的区域之一。繁荣的经贸往来、便利的水陆交通、蓬勃的市场需求,造就了唐昌历史上“榆阳相接,桑麻渐繁”的景象,也孕育出“崇宁刀剪”“崇宁线”等知名产品,为手工布鞋行业的普及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唐昌布鞋传统制作技艺经过百余年发展,坚守川西磨毛边布鞋的基本要求,其最主要的技艺体现在32道工序中,包括备料、布料缩水、调制浆糊、打布壳、晒布壳、排版(画鞋样)、下样、切样、包盖板(鞋垫包边)、托里托面、剪帮、下口条、接口条、压口条、叠邦、三翻口、标配编码、纳底、修边、翻边、打堂底、浸口(鞋前沿加衬子)、锤底、绱鞋、楦鞋、烘鞋、砂边(鞋底边缘拉毛)、剪边、粘边、粘后跟、拆楦、总检等流程。该技艺至今仍然沿用手工方式调制浆糊制作褙壳,并在夏天使用阳光自然晾晒;遵循透气、舒适、环保的原则,完全使用纯棉、纯毛等天然材料;托里托面、三翻口、叠跟、浸口、内绱、砂边、剪边等技艺为其所独有。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传承人巧妙应用掏尺、刮板、切刀等自制工具,改进了拉毛轮、绱鞋挡板等工装,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以唐昌布鞋为代表的川西手工布鞋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清末,主要以家族和师徒传承为主。目前该项目主要以唐昌布鞋赖淑芳大师工作室、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和唐昌布鞋非遗展示馆为实践、传习基地,积极开展技艺培训。
唐昌布鞋传统制作技艺是当地民众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结晶,其独有的磨毛边技艺是研究川西手工布鞋技艺发展脉络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我国手工技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该技艺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在带动居家就业、助力地区包容性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赖淑芳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15 |
项目名称 手工制鞋技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15 |
项目名称 手工制鞋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和平区 |
编号 Ⅷ-115 |
项目名称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