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民间社火(新疆社火)
项目序号:502
项目编号:Ⅹ-54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馆

新疆社火是由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秧歌、霸王鞭、跑旱船、太平车、大头娃娃、高跷、抬阁、回族宴席舞、哈萨克族黑走马、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等表演形式组成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新疆社火在新疆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昌吉市是新疆重要的农耕区和丝绸之路重镇,新疆社火在以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三地最具代表性。

清代乾隆年间,社火随军屯、民屯政策带到了新疆;清嘉庆时期,社火成为昌吉一带春节期间主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清光绪年间,新疆汉族人口剧增,各地成立了同乡会馆,在会馆的带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社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民族文化交融,新疆社火吸纳了本地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进入鼎盛时期。

新疆社火通过四门抖、卷白菜、蛇脱皮、龙吐须、蒜辫子等秧歌队形展示社火的规模,以二鬼摔跤、西天取经、老寿星、胖娃娃、阿凡提骑毛驴及红绸、彩扇、花棒、花伞秧歌,三步一抬、翻手腕、动脖子、抖肩等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既有传统社火特点,又有新疆地域特点的社火形式。新疆社火以鼓、钹、铙、锣为主要乐器,以锣鼓乐为主体,同时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一般在正月初一开始,元宵节达到高潮,还在开业庆典、重要节日时举办,是持续时间最长、参与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文化活动,具有表现形式多元、展示内容丰富的特点。新疆社火主要由社火班子组成表演团体进行传承,“社火头”是核心传承人,在农闲时组织编排、练习,根据情况对成员进行各行当的分工。

新疆社火表演中的内容和规则,充分展示出新疆各民族交融、交往、交流的历史,展示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新疆社火在表演中涉及大量惩恶扬善、针砭时弊的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参与者可从中自觉习得一定的社会规范。

新疆社火的整个过程由民众自发自愿参与,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村社之间的和睦关系得到了维系,各民族共同参与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增强了文化认同,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高要春社)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洋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浚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朝阳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朝阳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义县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义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本溪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永年抬花桌)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永年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井陉县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
编号
Ⅹ-54
项目名称
民间社火
类型
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