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516 |
项目编号:Ⅹ-68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浙江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
保护单位:云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梅源芒种开犁节是浙江省云和县梅源山区农民在每年芒种期间启动夏耕的一项民俗活动,民间也叫“牛大王节”,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云和县西南崇头镇一带以梅竹村、下垟村为中心的18个村落中。
梅源芒种开犁节以芒种祭神田、犒牛、开犁仪式为核心,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地方信俗融合,由当地民众集体开展实践传承,体现出当地对土地、耕牛、环境、物候的尊重,具体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设纽迎神、巡游祈福、芒种开犁、演酬神戏、吃仙娘饭等。
设纽迎神,即梅源地区各村设12个“纽”作为主事村,筹划迎神事务,芒种前择吉日,迎神队迎来各赐福之神至梅竹村禹王庙;巡游祈福,即游行队伍自吴山村开始在18个村间巡游祈福;芒种开犁,即芒种当天,十八村村民、游行队伍皆至下垟村梯田,设好香案祭品,主祭人、道士和十八村族人配合完成鸣喇苇、吼开山号子、祭神田、犒牛、开犁、分红肉等仪式,山民唱起当地沙铺山歌、畲族山歌;演酬神戏,即游行队伍至下垟村,戏台上演出当地花鼓戏等节目,百姓观戏娱乐;吃仙娘饭,即晚上下垟村族人吃仙娘饭,共叙乡谊,至此开犁节活动结束。
梅源芒种开犁节的时间节点符合当地稻作传统,形成了设纽“主事村”运作机制,活动内容集祭祀仪式、民间音乐、民间戏曲、饮食文化于一体,具有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属性。
梅源芒种开犁习俗见证并传承了梅源一带山民垦山殖田的生产方式,成为展现当地生活的载体,有助于从多维度认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性。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寄予着乡民对自然的敬畏、感恩和对富足安康生活理想的追求。当地乡民也通过活动增强了区域文化共识,团结了族群,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开犁节活动对展现云和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高乡民文化自觉和自信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送大暑船)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半山立夏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壮族霜降节)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花垣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安仁赶分社)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安仁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三门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石阡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班春劝农)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遂昌县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九华立春祭)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
编号 Ⅹ-68 |
项目名称 农历二十四节气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