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81)
机构
(0)
政策
(0)
资讯
(89)
清单
(7)
资源
(44)
学术
(35)
百科
(0)
其他
(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
中国剪纸
研究中心”成立
2014.08.06
其他新闻
“
中国剪纸
研究中心”成立 为加强
中国剪纸
的传承保护和推介工作,“
中国剪纸
研究中心”2014年7月10日在京成立。 据介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
中国剪纸
研究中心”,旨在守护
中国剪纸
这一代表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开展
中国剪纸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记录和发掘整理工作;开展相关文化与学术的专业研究工作等。同时,面向全社会的
中国剪纸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推介与文化传播,也是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蔚县剪纸是“一块宝”
2014.07.15
人物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蔚县剪纸是“一块宝”李 想 马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河北民间剪纸艺人周淑英喜上眉梢,她特意为马年春节创作的两样剪纸作品销售形势大好。新作是“团花”形式,一样以梅花、福字与马为元素,一样则以牡丹与马为元素。 周淑英出生于河北蔚县剪纸世家,师从其父周永明,是目前蔚县剪纸仅有的两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为传承剪纸技艺,周淑英45岁时才结婚,遵从了父亲临终前对她的嘱托——“晚些再结婚”。 剪纸艺术源起窗花,“过春节,贴...
查看更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
2014.07.15
论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乔晓光 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用纸、礼俗及节日习俗用纸、生活用纸等。 世界的剪纸...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中国剪纸
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查看更多
寻找浙江文化的入口和出口:"非遗"大美,拾"遗&quo...
2013.10.25
专题报道
寻找浙江文化的入口和出口:“非遗”大美,拾“遗”十年六幕大型畲族风情歌舞《千年山哈》。宋健浩摄 衢州新华小学学生举行“非遗”展演。徐元昌摄 自2003年10月24日被确定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份,浙江全省上下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历十年。 “世遗”上榜数居全国之首,“国遗”上榜数实现三连冠,兄弟省市将成绩斐然的浙江视为中国“非遗”保护的浙江“非遗”现象。对于这份成绩单,大家都很好奇。 为什么地域并不广阔,民族成分单一,工业化、市...
查看更多
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2013.04.07
论坛
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陆斯嘉 上海的海派剪纸发展至今走过近半个世纪之路,诞生了王子淦、林曦明两位剪纸代表性人物。曾师从这两位先生的李守白目前仍从事剪纸艺术,他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表示:“民间文化在大都市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原生态的剪纸直接带到大城市来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定要经过提炼。” 剪纸,作为民间文化的一支已有1500多年历史,剪纸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曾给村舍中“剪花娘子”的心灵带来很大的慰藉。 民国初期,伴随民俗学在中国的...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与国际合作之路
2012.05.28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保护与国际合作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左)与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一起为亚太中心揭牌。摄影/谌强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国际文化公约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双边文化合作,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负责任文化大国形象,积极推广中华文化,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热情肯定,不仅巩固和提升了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这里的麦秆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
2012.05.11
专题报道
这里的麦秆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姚艳霞 戴玮成浦江麦秆贴“非遗”传承人蒋云花在向小记者介绍麦秆贴。浦江剪纸“非遗”传承人朱瑞芳现场表演剪纸。 自己动手,感触一下“非遗”艺术。 麦秆能用来做什么?最通俗的答案,就是当柴火、做肥料。然而,经过艺人的手,它却能成为一件让人爱不释手的“宝物”。尤其让人赞叹的是,一张普通的纸,在艺人手里,只要有一把剪刀,就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5月4日那天,“没想到”成了孩子们嘴里说得最多的词汇。 当天,15名金华晚报小记...
查看更多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
2012.02.17
论坛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岳青南京云锦 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归纳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之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生产性保护已经被证明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及规律的重要保护方式。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生产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困...
查看更多
略谈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
2011.11.24
论坛
略谈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蔚县、山西广灵、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本文对各流派民间剪纸从选择的题材、表现形式、技法、艺术风格诸方面试作比较,并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剪纸是一门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镂空艺术。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复兴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逢年...
查看更多
1
13
14
15
16
17
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