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幽兰春晓——“古琴艺术”申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序
论坛
讲到古琴,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因为古琴和我们的中华民族一样,千百年来,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颠沛坎坷和顺逆兴衰,既有过光芒四射、超越千年的辉煌,也有过气若游丝、命悬一线的凄凉。从孔老夫子操琴“弦歌”教化人生开始,古琴就有了“圣人之器”的尊称。在他老人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设计中,以琴乐为代表的“乐”,是一个“君子”人格养成的最后一步和最终追求。虽然经历了“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和战乱,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左琴右书”已成为士人必须掌握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春佳节 团圆是主旋律 我们每一个人都奔赴在 回家的路上 最美人间 祥和是主基调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 平安喜乐中 《最美人间》作为非遗国潮乐“坠美系列”第三部作品,与第一部《坠美的月亮》、第二部《坠美山河》构成“天地人”三部曲。 继“坠美系列”爆圈后,河南非遗国潮乐队,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倾力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右4)给孩子们讲解风筝制作技巧(供图:受访者) 从巧夺天工的技艺展示到可看可学可玩的深度体验,从独具匠心的文创装饰到品位不俗的日常用品,古老的非遗正从历史的记忆中款款走来,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漫步街头,无论是寻常小吃摊,还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或是传来皮黄之声的社区公园,你能感受到津城处处有非遗。在“国潮”即时尚、传统亦“年轻”的风尚里,多彩非遗愈发展现出时代的活力,散发出人间烟火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应文旅部非遗司及文旅厅部署的2024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要求,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自治区非遗中心)组织开展“云赏非遗过大年”线上展播活动安排,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呼和浩特市非遗保护中心)于2024年1月17日组织呼和浩特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齐聚莫尼山非遗小镇进行相关短视频录制工作。本次短视频录制内容包含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主任及2023年度被评为优秀的自治区级传承人的新春及元宵节拜年视频、呼和浩特市中心主任新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期承旧岁,盛世传佳音。为了使打谱会列席代表更为充分地感受非遗魅力,沉浸在更为浓厚的学术氛围,1月14日,第二届浙派古琴打谱会第二日会程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名家打谱讲坛与第三场打谱学术音乐会相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50余名打谱代表来到浙江非遗馆三楼传统表演艺术厅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   第二届浙派古琴打谱会1月13日于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省非物...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甘肃省陇剧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取得新进展,更好发挥戏曲“高台教化”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安排,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起草了《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通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链...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关于《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甘肃省陇剧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取得新进展,更好发挥戏曲“高台教化”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安排,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起草了《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通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链...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3期 2023年12月27日—2024年1月14日 ❖1.《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暨第二季在上海启动 ❖2.“榆林陕北民歌展”榆阳区专场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展 ❖3.广东开展新一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
查看更多
——以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老腔团为例
论坛
华阴老腔孕育、形成、发展壮大于关中平原东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岳庙办双泉村,是陕西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华阴老腔早期以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活跃于华阴及其周边,20世纪50年代末,老腔曾被搬上大舞台。自2003年以来,华阴老腔开始逐渐脱离皮影戏的演出形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阴老腔属于板腔体戏曲剧种,唱腔刚直高亢、豪放激昂,伴奏乐器有月琴、二胡、大锣、马锣、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老腔剧本多取材于历史战争,多以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表演艺术...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和独特价值的文化现象和表达方式。而旅游作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