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道教音乐(崂山道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崂山道教音乐主要流传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地区的一百二十多处宫观之中,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两...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休宁县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流传在这里的正...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流传于江苏无锡地区的道教音乐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承袭中国道教经典音乐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道教协会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上海道教音乐源自苏州及江西龙虎山的道教科仪和音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十代道士的传承发展,在其中融合...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阳高县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北岳恒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道教的圣地,流传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的恒山道乐是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恒山道教音乐源于道教中东...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广宗县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
乐器
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
乐器
;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广宗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太平道乐的发源地。太平道乐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起义,至今已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
查看更多
佛教音乐(塔尔寺花架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堆绣,被誉为“藏艺三绝”。塔尔寺花架音乐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演奏的音乐。塔尔寺设有专门制作酥油花的上、下酥油花院,“花架”乐队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设立的僧侣乐队,有属于上花院的杰宗增扎和下花院的果芒增扎两支乐队,是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仅有的乐队,从寺院建立之时延续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每年从农历十月至腊月,在长达3个月的酥油花...
查看更多
佛教音乐(洋县佛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洋县 洋县佛教音乐分布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洋县城乡。它是陕西佛教音乐中的出类拔萃者,是我国西部宗教音乐的代表作,被誉为佛教音乐的“油花花”(即事物的精华部分)。 洋县佛教音乐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从我国南北朝之时开始形成,经历了唐宋的成熟期、明代和清代上半叶的鼎盛期,在“文革”破除迷信时,寺庙衰落。 洋县佛教乐曲繁多,达一千余首,这些乐曲曲牌记载在洋县智果寺明代御赐经卷中,保存至今。目前保存下来...
查看更多
佛教音乐(觉囊梵音)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壤塘县 觉囊梵音是熔吹奏、敲打、乐舞、赞偈、唱念、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于一炉,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5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是带有一定情节性的梵乐套曲。它在雪域藏地“活态”传习已有一千多年。 觉囊梵音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
乐器
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粗细的线条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的“央移”记谱方法),使三百多首孤本的曲谱传承下来,成为研究古代佛教音乐作品和音乐信息的文化宝库。觉囊梵音以其悠...
查看更多
佛教音乐(楞严寺寺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左云县 左云县楞严寺佛乐流传于左云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一带,原属中国北方梵呗声腔的东路流派,伴随着僧侣们的唱经及佛事活动,产生、唱响于明朝初年,丰富、发展在明、清两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吸纳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佛曲音乐的元素,并和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蒙汉特色、异域风情的寺庙音乐。 楞严寺寺庙音乐是由歌赞曲和器乐吹奏曲两部分组成的。歌赞曲主要有:【六字赞】、【方便偈】、【三皈依】等十...
查看更多
1
95
96
97
98
99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