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2)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11)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6)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
2016.08.19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
2006.06.05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2018.11.24
更多在线展览
查看更多
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开幕
2018.06.05
非遗服饰秀
开幕式讲述“非遗公开课” 6月4日晚,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苗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桂英、黄梅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苗族蜡染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芳、荣昌夏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俭康、湘西苗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在开幕式现场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思思互动访谈,讲述如何保护和...
查看更多
11场“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即将开启
2018.05.24
非遗服饰秀
在我国即将迎来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前夕,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和应用,6月4日至9日,将在文化部恭王府推出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 当服装品牌、企业与设计师在探究属于当下的、中国的文化符号时,我国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纺、染、织、绣、印等独特的技艺,为纺织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在汲取设计灵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去年6月,为期...
查看更多
安仁赶分社
2018.11.16
节气名录
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民众于每年农历春分社日时例行举办的传统祭神祈谷的盛大节令文化空间。 安仁县地处郴州市北部,与炎陵县接壤。传说炎帝神农在这一带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安仁因以得风气之先,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 春分是
二十四节气
之一,农谚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的“分”,即春分,“社”即“春社、社日”。春分、社日期间,祭神农、祈谷丰、兴药市,是安仁世代相袭的民间传统,同治《安仁县志》卷四...
查看更多
柯城九华立春活动
2018.02.06
图集
“戊戍春早,三龙报喜讯。”“好啊!” “春回大地,复始万象新。”“好啊!” “迎春接福,柯城三阳泰。”“好啊!” “春神护佑,福祉惠万民。”“好啊!”…… 2018年2月4日是农历立春,我国唯一的春神殿——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里,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又如期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和游客把小小的妙源村围得水泄不通,就为一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立春活动的独特魅力。 今年的九华立春活动高...
查看更多
非遗四季——夏
2025.07.17
专题报道
暑日漫漫,又进入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 高温之下,我们的祖先曾利用智慧和身边的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或是一方竹编的凉席,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抑或是一场消灾祛暑的仪式……这些消暑物件、方法和习俗覆盖人们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强身健体之余也提高了身体舒适度、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即将入伏,我们循着非遗的脉络,找寻夏季的一抹清凉。 全村出动,送大暑船喽…… 村民抬着制作好...
查看更多
“三轮驱动”构建四川非遗创新生态
2025.07.03
专题报道
6月20日晚,在九寨沟演艺中心内,数字火塘火光摇曳,藏袍、羌服随舞步翻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穿透夜色。游客举着手机,争相定格这非遗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互动交织的奇妙场景。来自山西大同的游客尤江感叹:“以前只觉得九寨沟的山水美,这次演出让我对九寨沟有了新认识。”这场名为“天下九寨”的演出,让非遗借助动态捕捉、AI等科技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通过科技、制度、人才“三轮驱动”,四川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非遗创新生态,让沉...
查看更多
研培十年,树“文”树“人”
2025.07.01
专题报道
2015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149所院校倾力参与,1400余期研培班扎实举办,5.1万人次非遗传承人深造提升……十年耕耘,研培计划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规范、教学体系与管理方式。让我们倾听院校育人之“思”,聚焦传承人之“变”, 探寻从业者融合之“路”,从提升非遗传承能力、促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大维度,一览研培计划实施十年取得的丰...
查看更多
1
2
3
4
5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