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2)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11)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6)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
2018.11.16
节气研究
旧本题“元吴澄撰”。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各训释其所以然。考《礼记·月令》,本无七十二候之说。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黄河流域 ,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
二十四节气
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诗词选粹
2018.11.16
节气文化
春篇 《立春诗》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偶成》 宋 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歌
2018.11.16
节气文化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每 月 两 节 不 变 更, 最 多 相 差 一 两 天。 上 半 年 来 六、廿一, 下 半 年 是 八、廿三。 注:《新华字典》附录版
查看更多
节气总说
2018.11.16
节气总说
“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
二十四节气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
查看更多
封万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月生,2020年2月去世,贵州省石阡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十四节气
(石阡说春)代表性传承人。祖辈均是“春官”,1968年开始学习说春,1970年正式独立外出说春,至镇远、三穗、天柱、岑巩等周边地域。刻苦钻研说春的唱腔艺术,精通正春《渔樵耕读》传统唱本,熟悉野春唱腔及语言艺术,能够即兴发挥。掌握一系列说春仪式,还能够雕刻春牛、春贴模版,印制春贴等。多年来,坚持春节期间在周边村寨进行说春。授徒十余人。
查看更多
吴海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6年1月生,湖南省花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
二十四节气
(苗族赶秋)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随父亲学习苗画、苗绣、木工等工艺,学习苗道文化,后得到大法师度法并授法名“法通”。精通民间诸多技艺、傩戏傩舞、民俗地戏,既有苗道法事技能,又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文字基础。多年来,一直参与抢救恢复苗族民间大型节庆赶秋活动,策划组织该活动达十三次,整理撰写了《苗族赶秋》一书,并保存了大量苗族赶秋实物资料,是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境内最精通苗族...
查看更多
杨兴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浙江省三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
二十四节气
(三门祭冬)代表性传承人。世代居住在当地,十分熟悉“三门祭冬”礼仪程式和文化传统。竭尽全力保护祭冬的相关实物和历史文献,坚持练习祭冬礼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热心协助文化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1982年以来,每年组织、参与祭冬活动,主持祭冬仪式。热心培养祭冬传人,已培养了一批年轻传承人。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饮食养生习俗
2018.11.05
论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民众长期积累下的一套时间知识体系,反映季节、气温、物候的变化,讲求人与自然在时序中的和谐统一。人们不仅依靠
二十四节气
知识在农业生产中努力实现与大自然的协调,也在日常饮食中借此达成人体内循 环与外界气候大循环的协调。以一年为周期,随着时间的变化,遵循不同的饮食规律。饮食之五味与哲学的五行观念、中医的五脏理论依时间之转换相调和。 而中华幅员辽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季节、不...
查看更多
魏立中: “因为你的称号叫传承人”
2018.11.05
人物
二十四节气
系列作品(木版水印) 魏立中 以木为纸,以刀为笔。从每一个细节中,观照自己,留意内心的每一点领悟,这便是木板水印传承人魏立中的生活哲学。30年来,他坚守传统技艺,坚定复兴梦想,从恢复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到创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再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魏立中一直在中国木版水印优秀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nb...
查看更多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九: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18.11.02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
查看更多
1
46
47
48
49
50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