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冬季残荷(来源:网络)节气概说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节气。今年的小雪时间是2017年11月22日(农历丁酉年十月初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物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天地闭塞进入寒冬。图2 小雪节气(来源:网络)小雪节气,广大地区刮起西北风,白天...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龙佑铭,副研究馆员,现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副主任(主持工作),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立夏当天,杭州市民托着“泥猫守蚕”竹匾参加传统的“送春迎夏”仪式。(来源:新华社)2017年立冬当天,河北深州市一所幼儿园开展“立冬包饺子”活动。(来源:新华社)2017年清明节,安徽亳州市一名小朋友展示“柳条串烧饼”。根据当地习俗,清明节当天小孩要吃用柳条串着的烧饼,以防入夏后生病或食欲不振。(来源:新华社)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雪后延庆海坨山(来源:网络)   节气概说  秋去冬来,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每年11月7、8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25°时为立冬节气。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今年的立冬时间是2017年11月7日(农历丁酉年九月十九日)。  旧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按气候学标准,“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相符。实际上,除全年无冬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左)在法国巴黎展示其亲手拓印的作品。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通过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每个节气的唯美画面在纸张上精彩演绎。日前,国家级非遗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亮相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立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介绍了中国版画印刷术的历史、传承以及技艺流程,并邀请各国外交人员亲身体验水印版画...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吸引了小朋友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下开展的保护工作已有16年时间,以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时间节点,10余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保护制度和体系,如:非遗资源的调查制度、四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制度、四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索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财政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霜降(来源:网络)  节气概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节气。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之后就是立冬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2017年的霜降时间是10月23日(农历丁酉年九月初四)。  时值深秋,夜间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表面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白色霜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之“壮族霜降节”展板“壮族霜降节”是指每年农历九月,即壮语里称的“旦那”。晚稻收割结束之后的霜降期间,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的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同时在节庆期间卖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具,为第二年的春耕做准备。该节庆主要流行于广西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其节日影响范围包括越南、云南、广西南宁、崇左等地区。壮族霜降节现已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雁南飞(来源:网络)  节气概说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时间在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今年的寒露时间是2017年10月8日(农历丁酉年八月十九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鸿雁排列成队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贝壳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