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84)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04)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5)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节气里 识农事 | 秋分: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2022.09.23
节气资讯
秋分,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因此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日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日下降,逐步进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 · 节气知多少...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 | 秋分: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2022.09.23
专题报道
秋分,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因此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日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日下降,逐步进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 · 节气知多少...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白露: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2022.09.07
节气资讯
白露,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 · 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白露: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2022.09.07
专题报道
白露,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 · 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
查看更多
专访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2.09.05
访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短短20多年间,中国不仅以42项非遗问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道路,为地区和国际层面开展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些...
查看更多
非遗出圈的N种方式
2022.08.30
专题报道
➤“乡亲们也越来越有‘网感’了。除了《朝阳沟》《百鸟朝凤》这样的经典民乐,还能吹《沧海一声笑》这样的流行歌曲呢!” ➤“一个几十秒的短视频,就可以触达几万、几十万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直播间里,竹编、根雕等手艺人轮番上阵秀绝活儿;电商平台上,十八街麻花、螺蛳粉等“舌尖上的非遗”让人忍不住“买买买”;影视剧中,点翠、油纸伞等非遗元素频频亮相。 近年来,非遗百业“花式出圈”,赢得一众拥趸。文化薪火...
查看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2.08.24
要闻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8月24日(星期三)上午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艺术司负责人周汉萍、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和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 邢慧娜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2022.08.23
节气资讯
处暑,
二十四节气
中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暑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
查看更多
节气里 识农事丨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2022.08.23
专题报道
处暑,
二十四节气
中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暑节气知多少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00期
2022.08.16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0期:2022年8月1日—15日 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赋彩新时代画卷 2. “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温州举办 3.2022年度长江...
查看更多
1
18
19
20
21
22
6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