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06 星期六 农历七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74)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65)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4)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地方社会的世界性:藏戏、遗产和博物馆
2021.07.15
论坛
摘要:遗产研究常将地方社会想象为民间、基层、普通、日常的,因而易于将对遗产的分析悬置在国家与地方、全球化与地方化、现代与传统等概念构造出的紧张关系中。理塘藏戏的遗产化过程表明,遗产化并不简单是现代性在传统地区的扩张,也不仅仅是全球资本和国家权力在底层社区的渗透,而是地方社会的世界性在时空层面的重新拓展。地方的世界性这一概念,强调每个地方都是中心,都有对于世界的想象、解释和参与的愿望和能力,也强调每个地方社会都是历史性形成的,容纳了不同层次的意义体系...
查看更多
长北:晚明江苏手工技艺名家流派及其影响
2021.07.12
论坛
【摘要】江苏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多样,历史悠长。以织绣、陶瓷、家具、漆器、文玩、金玉、雕版印刷为例,一方面梳理了晚明时期这些技艺门类代表性的名家流派和特点,另一方面分析了这些传统技艺全面领先的区域文化背景和社会时局。晚明时期,江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高潮,其时及后,江苏作为全国瞩目的文化高地,多样态的手工技艺尤其领先、繁盛,这与江苏文人士子和工匠基于生命自由理想下的创造精神密不可分。 【关键词】江苏;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
查看更多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
2021.07.09
论坛
摘要: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非遗”概念的传入也为我国民俗教育带来了新变化:“客位教育观”更加向“主位教育观”转变;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当前,非遗工作的学科化及其与民俗学的关系等,是民俗学界亟待探索并解答的问...
查看更多
2020年度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1.07.08
论坛
【摘要】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积极为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部分省市出台支持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典型案例突出,多部著作出版,传播平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线,宣传片发布,成功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准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医药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张静红:工夫茶遗产的边缘化和游动性
2021.07.06
论坛
摘要: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在现代茶文化体系中呈现出游移变动的发展状态:曾被树立为中华茶艺之重要代表,也曾在相当的时期内被边缘化和淡忘,又在当代茶文化的热潮中与现代茶艺走向同质化。理解这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在于厘清工夫茶与茶艺的渊源关系,包括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茶文化的交流史。潮州每日生活的工夫茶和现代茶艺可以运用“身体感”和“仪式感”概念分别加以分析。在“身体感”概念里,每日生活的工夫茶可以被视为在地群体文化所塑造出来的身体的渴望、生活的方...
查看更多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2021.07.06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今年4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总则第四条关于乡村振兴需要遵循的5条原则中,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这条原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的总体性原则,也是乡村非遗保护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
查看更多
2020年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1.07.05
论坛
【摘要】在2020年度,从学术论文到学位论文,从线下座谈到线上云谈,乃至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保护实践,都呈现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年度保护成就。特别是在学术成果上,一方面从全观视角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另一方面从个案层面针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开学理研究。不过,数量可观的学术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依然凸显了某些不足。对此,建议在研究上不仅要注重生活呈现,也...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用传统之韵描绘当代之美
2021.07.05
论坛
随着时代发展,蜡染的花纹已跳出仿古的窠臼,以更时尚的样貌走向市场。( 摄影:李韵摄) 【忆言忆语】 在传统工艺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由原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受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工艺热”。在快速发展中,传统工艺至少在以下几个...
查看更多
林荣珍:2020年度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1.06.28
论坛
【摘要】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需要特定的时间(约定俗成)和空间(公共场域)以及需要“聚众”才能开展的特性,无疑受到直面冲击,致使本年度非遗舞蹈在各方面也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光景”。非遗保护是一个涉及多维的复合工程,本文主要从政策、传承传播、理论三个层面对本年度的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国家政策层面:静观中孕育复苏;传承传播层面:荆棘中另辟蹊...
查看更多
荣书琴: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021.06.21
论坛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塑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在当代研究视阈之下,需要厘清大小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意涵,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基因的重要关联,读解出文化、传统与知识技艺之间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揭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基因;当代价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以及世代持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查看更多
1
22
23
24
25
26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