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6   星期六   农历七月十五   
搜索
论坛
摘要: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人类文化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目的;坚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手段。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正逐步向非遗保护强省迈进。贵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实践已步入全国前列,逐渐形成了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贵州模式”。该研究可为当下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龙...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都是蜚声国际的美国民俗学家,都非常重视“民俗的意义”的阐释工作,然而,他们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他们之间关于“民俗的社会基础”、“情境”以及“宏大理论”的学术论争全面地反映了两种民俗学思想之间的分歧,形成了目前国际民俗学界两种竞争性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民俗;分析;意义;描述;阐释 阿兰·邓迪斯(1934~2005)与理查德·鲍曼(1940~)都是蜚声国际的美国民俗学家,都非常重视“民俗...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眸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发展,并在服务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特别是面对传统工艺日渐式微的现状,工艺美术振兴走在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前列,堪称厥功至伟。仅就工艺美术的行业发展史而言,70年来,新中国工艺美术完全扭转了晚清以后百余...
查看更多
论坛
在“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联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非遗曲艺传承发展研讨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管理者、工作者、传承人代表汇聚一堂,就《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贯彻执行恳切建言。 【非遗管理者、工作者谈】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李荣钢: 在政府、传承群体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山西曲艺人守阵地、强建设,多措并举开展曲艺传承保护。如山西省曲艺团每年演...
查看更多
访谈
编者按:2019年9月6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来自全国的131个曲艺项目参加活动,共同推进曲艺类非遗保护和传承成果全民共享。 全国非遗曲艺周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曲艺项目的保护实践、贯彻落实《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及未来规划展望等问题,对参加本次演出活动的部分老、中、青曲艺...
查看更多
——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论坛
摘要:随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从“静态留存”转向“活态保护”。在这一过程中,现代视觉媒体的参与可以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本文以三部动画电影《女娲补天》《擒魔传》《画的歌》为例,探讨了口头传统类、表演艺术类以及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中的新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动画电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
查看更多
论坛
刘魁立: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非遗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重视。 没有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今天这样,对非遗如此关切 有这样一个故事:前些年,美国发射“旅行者号”送往外太空,同时灌制了一张名为《地球之音》的纯铜镀金激光唱片,载着人类的...
查看更多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三)
论坛
2019年7月至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38天,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个剧种的35台、118个优秀剧节目在昆山轮番上演,其中大戏14台、小戏组台21台。本次活...
查看更多
论坛
戴爱莲根据民间素材编创的《哑巴背疯》李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为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的“守成”与“发展”提出了方向上的指引。推进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途径,更是反哺当代文化精神的必经之路。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大抵有3种存在形态。一是仍然存在于田...
查看更多
论坛
天津中华剧院里,陕北说书与苏州弹词混搭表演新创节目《看今朝》。卢旭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吴文科 郭红松绘 常祥霖 郭红松绘 刘兰芳 郭红松绘 连丽如 郭红松绘 江西横峰,曲艺小演员在表演群口快板《铿锵竹板说幸福》。刘占昆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本期嘉宾 中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