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其他新闻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文化部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12月23日至27日,文化部督查组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检查。督查组一行听取了湖北省文化厅关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查看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料档案、电子资料库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召开了部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举办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并深入长阳县、秭归县、宜昌市等地考察。    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湖北省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湖北的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青海花儿大典》问世 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      一部“花儿”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青海花儿大典》一书,近期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青海省副省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担任主编,青海省社科院院长、民俗学博士赵宗福担任执行主编。  全书分综述、花儿词选、花儿曲令、花儿会、花儿演唱传承人、花儿创作、花儿研究等七个部分。其中“综述”主要论述了花儿的民间艺术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及其传承保护;“花儿词选”,从近万首花儿唱词中精选了较精彩的2500余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克齐脑阁:绽放在土默川民间艺术土壤中的奇葩      2008年6月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克齐脑阁是绽放在土默川民间艺术土壤中的一支奇葩。  脑阁的“脑”是动词,意思是用肩膀把东西扛得和脑袋一样高。每架脑阁由身强体健的一名壮年男子和1至3 名5到8岁的儿童组成。小孩身着古装,以戏曲人物的扮相为典型,从传统剧目《打金枝》、《白蛇传》、《西游记》、到如今的《昭君出塞》、《草原英雄小姐妹》。毕克齐脑阁应邀多次到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参加文艺表演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流传千年不绝 独特的“央移”记谱法  2009年12月27日晚,流传千年不绝的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示――来自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哇寺的32位高僧,以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赞偈、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构成的完整的梵乐套曲。整个展示古朴庄严,乐声清澈流畅,堪称“千年不断的活态传承,佛法智慧与慈悲的绽放,雪域高原的原生态艺术”。此前,这个古乐展示团应中华文化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年终岁末,记者来到运河之乡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观看了一场运河花鼓戏,欢快、幽默、风趣、奔放的表演,融合了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婉约细腻,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环顾整个戏场,观看者多是白发老人,年青人寥寥无几。戏迷张春生老先生感叹:“我是看着花鼓戏长大的,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当年‘万人空巷 "的盛景难以再现!”     在鲁南,柳琴、梆子、茂腔、快书、吹鼓乐、灯戏……这些“非遗”几乎都遭遇到同运河花鼓同样的命运。“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开花还需土壤沃   年终岁末,记者来到运河之乡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观看了一场运河花鼓戏,欢快、幽默、风趣、奔放的表演,融合了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婉约细腻,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环顾整个戏场,观看者多是白发老人,年青人寥寥无几。戏迷张春生老先生感叹:“我是看着花鼓戏长大的,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当年‘万人空巷"的盛景难以再现!”   在鲁南,柳琴、梆子、茂腔、快书、吹鼓乐、灯戏……这些“非遗”几乎都遭遇到同运河花鼓同样的命运。“非遗”到底“病...
查看更多
人物
 北川领舞传人:不停歇的舞步     在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规划中,拟建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还未修建起,王官全已经挑起了传习的担子。”身藏40年羌舞功底,在群众看来,“他是‘活宝"。”12月22日这天,一夜细雨过后,北川任家坪石椅羌寨迎来一个明媚的清晨。    “准备好了没?客人要来了哦。”57岁的王官全尽管满头白发,但身着艳丽羌族服装的他依然充满活力。在他面前是10多个身着羌族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子,个个精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莫让庐剧等“非遗”困惑中迷失   谈起6年来为自己编写的庐剧剧本寻求公演经费的经历,74岁的李光林脱口说出了三个死:累死、急死、烦死。6年中,小到街道社区的文化站,大到市区的文化局,他跑了40多遍,全都无功而返。有关人士认为,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列入我省首批“非遗”名单的庐剧在传承、创新方面面临巨大困难。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我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我省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并逐渐形成了3个流派。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西藏自治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406个         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普查发现,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06项。而藏戏这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成功入选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区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普查、搜查、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等7大文艺集成志书,发行民间文艺研究专...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组赴江苏检查指导非遗保护工作    督导组听取江苏省文化厅工作汇报   为了考察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12月15日至20日,以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若风为组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组一行6人赴江苏,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国家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督查指导。  在江苏期间,督查组先后察看了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非遗保护工作和普查成果展示,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