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用活人的传承保护羌文化
2009.11.18
专题报道
用活人的传承保护羌文化 碉楼 羌绣 羊皮鼓舞 “蝉西我来自羌山,家住在蜀中石泉。最爱羌族长布衫,云鞋吊刀不怕管。清风阵阵飘身边,彩云片片入眼帘。羊角花朵朵鲜艳,羌女绣针针精湛。释比摇手铃叮当,麦吉吹羌笛悠远。清漪江河水漾荡,龙门山树木盛繁。姑娘小伙歌相伴,美丽家园携手建。” 如此朗朗上口的诗句,是蝉西大学期间仅花了半个小时写出来的。刚刚26岁的蝉西现在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的副乡长,可他坚持保护羌文化的时间却已有六个年头。 2...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三个断想
2009.11.16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三个断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名录建立了、非遗
传承人
的身份明确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申遗成功了……就在非遗保护日渐升温之时,一些问题却被遮蔽在热潮之中,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非遗保护根在民间,对非遗项目
传承人
的关注应可更加广泛。在一个非遗论坛现场,我见到了一位羌族姑娘从地震灾区带来的精美的羌绣。这羌绣上面流淌的是这个“云朵上的民族”精致而不屈的真魂,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心文脉。这种传承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同样...
查看更多
花丝镶嵌:绝技传千载 华彩溢四方
2009.11.15
专题报道
花丝镶嵌:绝技传千载 华彩溢四方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它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而成。 花丝孔雀蜡台(本网资料图) 北京的花丝镶嵌典雅大方、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伴随黄金而生的独特工艺,花丝镶嵌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
查看更多
剪刻点染 彰显特色
2009.11.15
专题报道
剪刻点染 彰显特色 点色剪纸创作步骤:点色 点色剪纸创作步骤:剪刻 苍南点色剪纸巧妙融合了剪纸、国画、水彩画、民间绘画等表现技法,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既有玲珑剔透的剪纸特点,又有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和艳丽夺目的年画风格。――杨思好 苍南点色剪纸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富有意趣等特点,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今夏以来,在苍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中,师生们为它的制作过程所吸引。前不久,点色剪纸被省文化厅列入第三批浙...
查看更多
两岸戏曲名家争艳“海峡两岸京昆艺术联演”
2009.11.11
其他新闻
两岸戏曲名家争艳“海峡两岸京昆艺术联演” “台北真好,观众是全世界第一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十日出现在台北“海峡两岸京昆艺术联演”记者会,用浑厚的嗓音给予台湾戏迷极高的赞誉。 “海峡两岸京昆艺术联演”即将于十一月十一日登陆台北市中山堂,演出剧目包括《四进士》、《霸王别姬》等经典全本麒派、梅派名剧。首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的尚长荣、被誉为“麒派掌门人”的陈少云届时将与台湾京剧青衣名角赵复芬、台湾“弘梅雅集京昆艺术团”资深名票邹锦梅,和精锐尽...
查看更多
八闽千姿:“台”味十足高山族舞蹈在福建传承
2009.11.11
其他新闻
八闽千姿:台高山族舞蹈在福建传承 不久前,在福建华安闭幕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上,当地二十多位高山族同胞的“竹杆舞”精彩表演,“台”味十足,激情四溢,让来自台湾的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等近百名同仁倍感亲切。 华安县是中国大陆的台湾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地区,目前有高山族同胞四十一户一百二十六人,主要集中在仙都、华丰、新圩三个乡镇。 “我们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都用歌舞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全家都会跳高山族舞蹈...
查看更多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2009.11.11
其他新闻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花腔鼓”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傩舞(白翔/摄) 北方傩舞、源自汉代的苎麻造纸技艺、可能成为戏曲史上重要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等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判官头戴狰狞面具,耳挂红髯,足蹬高方,手擎虬杖,五个小鬼披头蓬发,分别拿着遮阳伞、折扇、索命牌、长铁链等,紧随判官,伴着梆子鼓乐,不时打量周围人群,似乎在寻找要捉拿的恶人。 这一切都符合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傩戏的特征,但...
查看更多
两岸文化交流好戏连连 用“和谐之声”连接亲情
2009.11.11
专题报道
两岸文化交流好戏连连用“和谐之声”连接亲情 11月6日,是我们从北京赴台驻点采访的第二天。就在这一天下午,我们要采访三台“戏”,真可谓“好戏连连”啊。 这三台“戏”中的两场在台北市,一场在台中市。在台北要采访的两场,一场在延平南路的中山堂,一场在中华路的文艺活动中心,都是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中山堂举行的是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台演出记者会,文艺中心举行的是浙江绍剧团来台演出《秋瑾》记者会。两场记者会后,我们又心急如火地赶到台北车站,坐上了南...
查看更多
高高跷小“
传承人
”王吉胜
2009.11.11
人物
高高跷小“
传承人
”王吉胜 王吉胜在苦水街村中心的广场上带妆进行高跷练习(韩传号/摄) 夕阳将一片金黄洒向苦水街村时,身高不到1.5米的王吉胜,走起很小的“寸步”,慢慢挪动1.8米的高跷,小心翼翼地保持身体平衡。 今年9岁的王吉胜,是甘肃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五年级学生,练习踩高跷已有4年。 站在高跷上,王吉胜有点得意:“看别人都比我矮一截,周围的景物就更清楚了。” “他6岁就开始在七八十厘米高的高跷上练,脑子好使、反应快,身体...
查看更多
浙江泰顺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 传承廊桥文化
2009.11.10
10周年媒体报道
浙江泰顺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 传承廊桥文化 11月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泰顺县为"中国廊桥之乡"的揭牌仪式,在有着"世界最美廊桥"之誉的泰顺县泗溪镇北涧桥前隆重举行。至此,泰顺实至名归地成为了"中国廊桥之乡",这也拉开了2009·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的序幕。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冯明光,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刘宁,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统战部长陈作荣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  ...
查看更多
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22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