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廿四   
搜索
人物
吴明新,在哼唱中传承赫哲族悠悠历史 吴明新在第八届乌日贡大会上演出     说起“伊玛堪”,或许知道它确切含义的人不是很多;然而,就是这个鲜为人知的“伊玛堪”可能会越来越知名。日前,我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恕告诉记者,中国正将它向联合国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    “伊玛堪”,是我国赫哲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2006年5月,“伊玛堪”成功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吴明新,这位今年67岁的老人是我国“伊玛堪”项目的传承人之一。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黄溪“板凳龙” 彰显民间传统竞技艺术   龙翻身、跃龙门、龙抬头、龙点头、龙嬉戏、龙摆尾、龙抢宝、龙飞跃、龙翻腾、龙缠身……这是黔江区黄溪镇“板凳龙”的独特动作。“板凳龙”是一种源于民间的艺术表演形式,亦是民间传统的体育竞技,它是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由于水龙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不分昼夜地奔...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祝福祖国热贡唐卡艺术传承人向国庆60周年献礼 热贡唐卡艺术传承人娘本将两幅亲手绘制的唐卡献给祖国     在祖国6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热贡唐卡艺术传承人娘本带着青海省藏族儿女的嘱托,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将两幅亲手绘制的唐卡献给祖国.  9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在北京亲切慰问了远道而来的藏族民间艺术家――热贡唐卡艺术传承人娘本。  据娘本介绍,此次带来的两幅热贡唐卡分别是《开国大典》和《文成公主进藏》。这两幅唐卡是他和青海当地另外三位民间艺术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展在杭州举行    9月27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浙江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传承与延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展”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展。    整个青瓷展作品出自著名青瓷传承人徐朝兴和他的师傅李怀德、他的弟子等11人之手。    龙泉青瓷经过几代青瓷艺人的不断传承发展,其青瓷制作、烧制技艺迎来了又一个高峰,不但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且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第一个冲刺“人类非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江苏评弹进京来 茉莉情韵惹人爱     茉莉情韵,风雅江南;祖国华诞,普天同庆。应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邀请,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曲协承办的“向祖国汇报”――《茉莉情韵》江苏评弹晋京展演专场9月8日晚在首都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举行,给金秋的首都舞台增添了一道婉约清丽的江南风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场观看。丁关根、张怀西、曾培炎、唐家璇、杨洁篪、冯远同时观看了演出,江苏省领导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因为创新评剧不死    ……我还是爱听小白玉霜,爱听新凤霞,爱听韩少云,爱听花淑兰……听她们唱红的那几出拿手好戏,有时翻来覆去听,也不觉着厌烦。是评剧创新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还是我太保守,跟不上现在评剧创新的趟儿了?  九九归一—— 我还是相信,只有创新才会让评剧不死。  一、评剧元年  一个剧种由萌芽到形成,定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总有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评剧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充满戏剧性。都说时势造英雄,评剧何尝不是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民间绝技:宁波泥金彩漆泥金彩漆传承人黄才良等在制作    泥金彩漆,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明清之际达到鼎盛,考证《浙江通志》里有记载。现在宁波范围内仅在宁海有几位民间艺人还保留此项传统手工艺。  历史悠久的民间绝技  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无数的瑰宝,素有浙东工艺漆器之总称的泥金彩漆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明代以来,由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其手工业得到发展,漆器工艺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省份,目前已有62项(101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3%,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省份。这是祖先留给贵州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必须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对保护、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高度珍爱、尊重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威机构给出这样的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
查看更多
人物
龙氏木雕船,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龙从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北木雕船工艺的传承人,与其父共同制作的作品《端午龙舟》至今仍是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展品。   2009年2月,龙从发进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参展作品《隋代大龙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月12日,我们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某小区,拜访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龙从发大师。不大的两居室,到处都是木雕世家的标记。门禁电话上有个精美的木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乐清民间工艺美术 用传统之美拓展市场    近日,乐清柳市镇后街村雕塑雕刻师林晓东的两件黄杨木雕《盛唐胡韵》和《鼓舞飞扬》,收到省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登记证》,成为黄杨木雕拥有首批著作权保护“护身符”的个人作品。  圆美木雕厂是乐清一家制作多种木雕的企业,近日,企业把600多件将出口日本的木雕佛像发往天津。对“圆美”创办人兼黄杨木雕技艺继承人郑银南来说,这种规模生产和传统工艺品制作的慢工出细活不同,它需要在规定期限内,照着订单图纸,指导学徒把产品做到细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