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2009.07.09
论坛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近来,特别是随着演艺明星赵本山将他经营的“刘老根大舞台”分部开到北京,有关二人转的话题被广泛关注。对于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二人转”演出的议论与批评,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针对专家言论的诸多口水帖子。冷静检视这些现象,不难发现,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家热切关心二人转艺术当下的传承发展问题,也暴露出有关二人转以及整个曲艺的发展从认识到实践都存在着的糊涂说法与做法,有必要加以厘清和检讨。 什么是二人转?它的...
查看更多
继承创新名“经纬”
2009.07.09
人物
继承创新名“经纬” ――访“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吴水森 吴水森在制作万安罗盘 “丙子、辛亥、丁亥……”7月8日中午,当笔者走访“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吴水森时,他正端坐在案前,一手按着盘面,一手持着毛笔在盘面上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小楷,显得十分专注和忙碌。 日前,“万安罗盘制作技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作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的特殊的“文化瑰宝”,受到了海内外众多人士的亲睐...
查看更多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2009.07.09
其他新闻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场 本网讯 近日,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高奖项――“太阳神鸟金奖”。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
查看更多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2009.07.08
其他新闻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应澳门文化局邀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徐州、扬州、连云港、南京8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今年8月中旬至明年5月分批赴澳门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记者昨天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参展项目与时间已经排定,苏州是唯一派出两批代表的城市,将有4个非遗项目参与主题展示。 从2003年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博物院、苏州...
查看更多
赵本山又惹新话题:“非遗”
传承人
可否取消?
2009.07.08
论坛
赵本山又惹新话题:“非遗”
传承人
可否取消? 作为2007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岭二人转”的
传承人
之一,赵本山日前受到了权威机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质疑,民俗学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称:“赵本山的这些弟子们名声越来越响,但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这些人来一台从头到尾专场的二人转演出。”受质疑的关键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过商业化,背离传统二人转原生态的问题。 观众专家有弹有赞 质疑一经抛出,业...
查看更多
成都:大手笔发展蜀绣
2009.07.07
其他新闻
成都:大手笔发展蜀绣 记者从成都市振兴蜀绣、共谋发展推进会获悉,成都市将通过扶持蜀绣
传承人
、建设蜀绣文化产业园、创新蜀绣产品等手段,打造蜀绣文化传承基地,加快蜀绣产业振兴步伐,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文化。 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但长期以来,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却不如苏绣、湘绣、粤绣。据了解,目前成都市仅有数家企业从事蜀绣的生产销售,面临着市场不大、发展不快、人才断档的窘境。此外,由于一些蜀...
查看更多
传承人
的传承与创新
2009.07.07
论坛
传承人
的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危机中的希望 只授家人不授外人、只许男人演出不许女性上台等等传统习俗正在被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过程中,
传承人
走上了传承与创新之路。 日前, 2009年BMW文化之旅在从成都出发后,经过了甘肃兰州,抵达青海西宁结束。作为主办单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
传承人
的保护。 在黄河边的兰州水车公...
查看更多
南京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2009.07.07
其他新闻
南京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7月7日上午,“我是小小
传承人
”夏令营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拉开帷幕,数十名非遗
传承人
和民间艺人将开设“非遗课堂”,手把手地教小学生们学习剪纸、泥塑、彩绘葫芦等民间绝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活化石”正从“深闺”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而学校课堂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主阵地”之一。 去年年初,南京十三中锁金村分校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局演出”。徐春华、周慧琴和黄玲玲等白局艺...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黄山歙砚
2009.07.07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黄山歙砚黄山歙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安徽站洪波、刘军,黄山台汪娜):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意思是中国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其中,砚因为材质珍贵、做工精良,更是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受到文人墨客的特别珍爱。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有一种砚台叫歙砚,是中华四大砚品之一,至今已有1200百多年的历史,它因产于唐宋时期的歙州而得名。 目前,安徽黄山所开采...
查看更多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9.07.06
专题报道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2006年,自治区组织了田野调查组重点在区内调查,先后走访57个旗县,采录各种蒙古族服饰、配饰4000多件,拍摄照片8000多张,基本摸清了内蒙古境内蒙古族服饰艺术现状。 2007年,田野调查组又重点到区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同时,评选命名了首批19个蒙古族服饰艺术
传承人
、2名...
查看更多
1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22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